馮錦卿:七十年只為還“書法債”
馮錦卿:七十年只為還“書法債”
馮錦卿:七十年只為還“書法債”
時間:2007-05-16 08:55:00 來源:
名家
>馮錦卿:七十年只為還“書法債”
|
| 孩子們在課堂上靜靜地練完書法后,又流露出孩子頑皮的天性來。 |
|
有人把他的字體與顏真卿的“顏體”,柳公權的“柳體”相提并論,稱之為“馮體”。他不僅藝術造詣極高,更難得的是能放下“身段”,手把手地教孩子們書法,幾十年來教授的學生過萬,可謂名滿天下。這個人,就是現年72歲高齡的馮錦卿老師。
1
一輩子甘心做“孺子牛”:
72歲,每周要教140人書法
“老師,這一筆應該怎樣寫?”“老師,你看我這個字寫得怎么樣?”走進馮老的家,撲鼻的墨香讓人頓時神清氣爽。記者抬頭看見了墻上的字畫,每一幅都自成風格,有的像騰空而起的蛟龍,有的像湖畔散布的天鵝,有的氣度浩然,有的雍容華貴。
幾十平方米的屋子,被“課桌”擠滿,十多個孩子圍著馮老,許多孩子拿著自己的作品。
馮老師精神矍鑠,兩眼炯炯有神,雖然頭發胡子全白了,但完全不像一個70多歲的老人。他指著一個拿著“戒尺”在“巡邏”的人告訴記者,那是他的兒子,現在繼承了他的衣缽,家里的人都會書法,妻子60歲才開始學習,現在進步很大讓他頗感欣慰。自己每周要教140人學書法,很是辛苦,有些事情就讓子女幫做。
2
學習書法要趁早
“漢字書法是我們的國粹,是中華文化不朽的重要象征。”馮老師主張孩子們從小就要練習書法,他說現在的孩子寫字太隨便了。
馮老師告訴記者,現在他的學生已過萬,他對學生卻一視同仁,收學生有三條,一要孝敬父母,二要在學校成績優秀,三要參加過三次以上的國家級的書法大賽。若是貧困家庭的孩子,他就免費教習,“只求他們成才”。
記者了解到,馮老師教出的學生們都很爭氣。他們在《中日友好中小學生書法比賽》中屢獲佳績,1998年第二屆、2000年第四屆、2001年第五屆中日友好中小學生書法比賽,全廣東省獲獎的都是他的學生,2002年第六屆,獲獎的7人中有6人是他的學生。1999年,“迎澳門回歸少兒書法大賽”唯一的一個一等獎由他的學生獲得,至于國內外其他的獎項,更是數不勝數。
3
七十年只為還“書法債”:
書法,對他來說是還債
馮老師把書法叫做“還債”,他說書法是國粹,國人不能丟,如果喜歡上就會越來越喜歡。他7歲開始接觸書法,現在72歲,已經還了近70年的債務了。馮老師先后師從唐文波、許文辰、林君選、莫珉府等書法名家。馮老的作品多次參加各地聯展;收入《華夏千家書畫集》(香港版)、《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國內版)等專集中,已數十次被文化部門領導采用,作為禮品贈送給港澳知名人士。他的名字甚至被收入《世界名人錄》(中國卷),山東省濰坊市的國際藝術碑林還將馮老師的書法刻在碑林里,《世界知識畫報》評價馮老師“書品人品雙馨,功力才華兼備”。
4
編書教授學生
“我半輩子都給孩子們做‘孺子牛’了,教授他們書法,讓他們繼承和發揚國家的文化!”馮老師的一生可謂與教習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畢業工作在佛山第五中學教書時就免費教學生書法,退休后先是在文化宮教,后來由于身體原因,把課堂搬到了家里。
為了讓抽象的書法創作變得形象,讓孩子們更能接受。退休后,他刻意研究《歐陽詢結構36法》、《李淳大字結構84法》、《黃自元結構92法》等書籍,結合自己20多年的書法教學經驗,自己編寫了《結構八法》一書,給學生們使用,大家反映效果很好。后來,他又花四年時間,于2003年編著《千字文注釋》,印數3000本作為自己書法班學生的學習教材,但是沒想到有些學校的學生拿回家后,學校認為這本書比現行的課本都好,也將它用作學校的書法教材。
 |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