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雕影塑-張峰雕塑中的生命意識
光雕影塑-張峰雕塑中的生命意識
光雕影塑-張峰雕塑中的生命意識
時間:2007-05-15 09:04:00 來源:卓克藝術網
名家
>光雕影塑-張峰雕塑中的生命意識
光雕影塑
——張峰雕塑中的生命意識
劉禮賓
瀕臨崩潰的身體被光線所洞穿,與空洞靈秀的中國假山石不同,被洞穿的人體喪失了自足的存在性,光對身體的侵入宣告了死神的來臨。面對外物的侵襲,張峰雕塑中的人體表現出生命的尊嚴——或“悠然”,或“自語”,或“妄念”四起、或“漠然”處之,放浪形骸之中、獨“走天涯”;“咿呀”細語之間,土崩瓦解。即使“乞者”,仍高揚無頭之軀干,直面世間之冷暖。無畏之軀,抗拒無憑,堅持得讓人潸然淚下。身體缺失,空間進入,主體基于健全身體的記憶不再真實。以往對物體空靈的欣賞現在變成對自己軀體缺失的感知,欣賞不再繼續,創痛直指內心,灰飛煙滅中,唯有骷髏似的骨架愴然獨立,姿勢依舊、尊嚴依舊,只是物是人非,曾經熟悉的空間喧囂未盡,危機四伏,極有可能對軀體展開下一輪的進攻,直到香消玉隕,身影全無。
“泥土”與“血肉”的交混,泥塑神手對造化意趣的模仿,光線的洞穿,剮痕的彰顯,影子的隱晦、實在乃至生命意識的張揚,都使我感覺到雕塑家張峰對生命的切實體驗與過人感悟。我感動于其雕塑作品,寫下這些文字,權當他的作品的影子吧!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時各分散。”妙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