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青島畫家汪稼華筆墨畫展在京舉辦
67歲青島畫家汪稼華筆墨畫展在京舉辦
67歲青島畫家汪稼華筆墨畫展在京舉辦
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汪稼華筆墨”畫展,自5月1日開幕以來引起北京書畫界和國畫愛好者的廣泛關注,一些美術評論界和出版界的權威人士給予很高評價。
做為山東省和青島市的著名畫家、我國首位赴南極創作的國畫家,今年67歲的汪稼華,在“十年畫高山、十年畫大海、十年畫南極”后,近幾年來進入又一個創作轉型期和旺盛期,尤其對國畫的筆墨技法和意境表現出深入理解和自如把握。此次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60余幅水墨山水畫,多以嶗山為主題,詩書畫印并用,充分表現了筆墨之韻和自然之美。90高齡的我國著名畫家、曾任中央工藝美院院長的張仃在畫展序言中說,汪稼華有著與許多畫家不一樣的生活積累,所以在創作中有獨特的想法和手法。
展覽期間,我國美術界、文化界部分權威人士和知名人士前往參觀。中國美協主席靳尚誼參觀畫展時表示,學習和創新黃賓虹等大師的筆墨技法來表現北方名山嶗山的獨有魅力是很不容易的。他認為,用心領悟加上很好地利用當地優勢,任何地方都可能出國畫大師。中國畫研究院院長龍瑞觀看展覽后給予“筆力扛鼎”的高度評價。著名紅學家馮其庸現場題詞“大氣磅礴 筆墨淋漓”。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程大利認為,汪稼華的山水畫美在心象,筆墨老道,可謂“老筆橫披 元氣充盈”。
12日的“汪稼華畫展研討會”上,就汪稼華的創作成就和藝術歷程,來自中國美協、中央美院、中央工藝美院、中國畫研究院、中國美術館、人民美術出版社、三聯書店、北京畫院、解放軍藝術學院等方面的評論家和畫家進行了討論。專家們認為,在國畫界對筆墨傳統技法的文化含義爭論激烈的局面下,汪稼華的探索和堅守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與會者的評價是,汪稼華生活積累豐富廣泛,詩書畫印修養全面,筆墨技法厚重老練,作品有個性有品位,思考進入深層次,創作達到高境界。汪稼華發言時說,自己把這次展覽作為進京趕考,得到這么多專家和藝術家的關注和鼓勵非常感動,今后將在藝術高峰上繼續攀登。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