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書香凸顯文化藝術魅力
墨海書香凸顯文化藝術魅力
墨海書香凸顯文化藝術魅力
8號館:展示文學大師珍貴實物推動大批珍品書畫交易
墨海書香凸顯文化藝術魅力
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莫過于文學與書畫。第三屆文博會在8號館特設文學·書香藝術館,將以7500平方米的面積,集中展示文學大師風采,薈萃珍品字畫交易,推動中國特色的文化產品走向國內國際市場。
8號館由文博會公司承辦,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等單位特別支持,該館所展示和交易的精品,將代表中國文學書畫的最高水平。整館分為“中國文學藝術博覽交易區”(3000平方米)及“中國書畫藝術精品展示交易區”(4500平方米)兩個展區。前者用于組織國學精品及中國優秀文學作品及國學研究推廣機構、文學團體機構、品牌創作人員、文學藝術經營團體、作品交易中介機構、翻譯出版機構及國外市場代理機構的集中展示與交易;后者致力于舉辦全國規模最大、品質最高的美術專業展會。
目前文學區簽訂合同率為61%,意向參展100%。書畫區招展完成率已經達到86.7%,意向參展率已經達到100%。整館總體招展完成率76.6%,意向參展率已經達到100%。
亮點1中國現代文學館首次展示珍貴實物
文學區的最大亮點,就是中國作協屬下的中國現代文學館將攜精品項目和文學大師的珍貴實物來深參展,文學名家屆時將同臺爭妍。
由巴金一手倡議并支持建成的中國現代文學館,是我國現代文學的資料中心,集文學博物館、文學圖書館、文學檔案館、文學資料研究、文學交流的功能于一身,其任務是收集、保管、整理、研究中國現當代作家的著作、報刊、手稿、譯本、書信、日記、錄音、錄像、照片、文物等文學資料。對作家整批捐贈的文學資料,建立了以其姓名命名的文庫,目前已建立的有巴金文庫、冰心文庫等中國內地、港澳臺及海外華人作家的文庫共81個。
該館此次在文博會組織展出兩個項目,包括《此物最相思——作家友情展》及《文學大量風采展》,既有當今著名作家的文稿資料展示,又有已故文學大師的珍貴遺物,還將通過大型圖板展示一批文學大師生活當中的小故事及不為人熟知的寫作與生活細節。
亮點2設立交易區推動原創作品交易
文學區還會聚了河北、甘肅等十幾個省市作協的展位,集中展示各省文學創作的最新成果。
作家們有展示平臺,文學愛好者在8號館一樣有展示空間,該館設有“個人展區”,這是一個獨特的“原創窗口”,專門展示文學愛好者的佳作。目前已經從全國征集到的100部作品中挑選出30部參展,深圳作品在其中占據相當分量,這些作品極具文學潛力和發展空間。
優秀的文學作品必將帶來頻繁的交易。為了扶持文學創造與文學事業的發展,推動原創作品交易,8號館專門設立“原創文學作品展示交易洽談區”,組織了一大批單位和出版社對原創文學作品進行現場采購和交易,為文學的市場化提供平臺。
亮點3中國美術精品奪人眼球
作為中國最高級別的美術團體,中國美協十分關注文博會。第二屆文博會期間,中國美協常務副主席、國際造型藝術協會會長劉大為應邀出席了文博會分會場大芬村的開幕式。劉大為對深圳致力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品出口的舉措十分贊許,對文博會促進中國文化產業的成績十分肯定。
經商議,中國美協決定,第三屆文博會期間,將以文學書畫館的指導單位的身份參展文博會,并親自組織專題展區展示中國美術精品的魅力。中國美協還將強力推動該館的組織工作,致力在三至五年時間內將文博會的書畫展示交易項目辦成全國規模最大、品質最高的美術專業展會。
書畫區將以工筆畫為主題。據了解,文博會書畫館自第三屆開始,每屆確立一個主題展示交易,突出重點。作為本屆展會的重點,工筆畫展區亮點紛呈。目前,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林凡等均決定拿出自己的力作參展文博會,中國著名工筆畫名家蔣采蘋、莫建成也將展出自己的精美畫作。這些名家及其珍品的到來,將使書畫區更加奪人眼球。
值得指出的是,8號館還特辟了100平方米的“活動區”,邀請書畫家現場揮毫潑墨,在進行書畫表演的同時,還配以中英文介紹。
亮點4珍品書畫拍賣提出“如假包退”
拍賣是書畫和古玩珍品交易的一個重要途徑,而贗品又是所有競拍者所擔心與顧慮的。8號館在第三屆文博會期間將舉辦兩場拍賣會,該館鄭重提出“如假包退”,讓眾多買家和采購商放心交易。
記者從河南省代表團了解到,僅該省就帶來了一大批珍貴的拍品。包括珍貴的南陽獨玉雕“九龍歸”,用500多公斤獨玉雕琢而成。這是河南省政府在澳門回歸時贈送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禮物,當時為確保萬一,共雕琢了兩座。其中一座安然無恙地送到了澳門,另外一座將成為此次文博會的一個獨特拍品。據介紹,2000年有關部門曾對“九龍歸”作過鑒定,估價為2600萬元。
8號館的拍賣會引起了眾多專業買家的興趣,目前報名參加的就達300余人,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包括著名的美國華人收藏家林緝光先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