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河床發現“龍骨” 經初步鑒定為古象化石
泌陽河床發現“龍骨” 經初步鑒定為古象化石
泌陽河床發現“龍骨” 經初步鑒定為古象化石
4月20日,有群眾在泌陽縣洪河河床上發現大型古動物化石,附近村民稱其為“龍骨”,并紛紛挖掘。
村民河床上爭挖“龍骨”
化石發現地點位于泌陽縣泰山廟鄉姚莊村旁的洪河河床上。5月10日上午10時許,記者趕到現場時,20多平方米的范圍內,已經挖出了7個三四十厘米深的土坑。“發現龍骨后,周圍村民都來挖,這里已經被翻了好幾遍。”一個村民說。
附近趙莊林場護林員劉漢閣已經挖出了200多斤化石,其中包括一個數斤重的頭部下頜骨和槽牙,一截大約60厘米長、20多厘米粗的象牙和半袋子散碎化石。其中那個象牙剛挖出來時又粗又重,像一根大木樁,而經過連續多日的日曬、風化后,已經變成了一堆碎塊。在附近挖沙的姚明有也挖到了一塊13斤重的頭部上頜骨和槽牙,據稱已經有人愿意出6萬元的高價來收購。其他人據稱也挖到不少蹄子、腿骨等散碎化石。
鄉村醫生最早發現化石
據了解,最早發現“龍骨”的是泌陽縣馬谷田鎮南崗村一個叫馬先法的鄉村醫生。
4月20日下午6時許,他在回家的路上,發現土黃色的洪河河床上有幾塊黑色泥塊,便斷定下面有東西。馬先法將這一發現告訴了妹夫姚明有。當天晚上,他們在污泥下邊挖了二三十厘米,挖出了幾塊怪模怪樣的東西。馬先法告訴他們,這東西是“龍骨”(恐龍化石),很值錢。
當天晚上,姚明有他們悄悄地把余下的黑色泥塊掩埋起來。不想河床上發現“龍骨”的消息還是被其他拉沙者知道了,并很快傳播了出去。
初步認定為古象化石
5月10日下午,記者到泌陽縣文物保護管理所進行采訪。
“我們初步認定,這不是什么恐龍化石,而是距今兩萬年以上的古大象化石。從20多厘米粗、近3米長的象牙上看,我們推測這應該是一頭身高在4米左右的成年象。這到底是一種什么種別的大象,有什么研究價值,需要專家進行考古挖掘并鑒定后才能做出結論。”所長楊正斌告訴記者。
目前這一發現已經上報駐馬店市文物部門,有關專家很快將對化石發現地點周邊地區進行考古挖掘。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