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春季拍賣
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春季拍賣
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春季拍賣
時間:2007-05-12 08:51:00 來源:雅昌藝術網
拍賣
>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春季拍賣
|
| (張曉剛 紅色肖像 估價 400萬-600萬港元) |
|
承接過往的佳績,香港佳士得 (CHRISTIE’S)將于本年5月27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亞洲當代藝術」拍賣會上,呈獻一系列華人、韓國、日本、印度及巴基斯坦當代藝術,綻放不一樣的光彩,為收藏家們帶來多元化而精彩的藝術杰作。
此外,本次春拍將推出嶄新的Christie’s LIVE™網上實時競投服務,成為亞洲區首間在藝術領域提供此服務的國際拍賣行;競投者可利用私人計算機作實時投標,并透過多媒體平臺,收看拍賣官及拍賣會的現場實況。
華人當代藝術
中國當代藝術最特殊的觀點,莫過于它們表達了藝術家對中國社會變革期間產生的迷惘、困惑,以及對傳統價值觀念的懷疑和理性批判;進入了80年代中期,「85新潮」現代藝術運動堀起,各種近現代的藝術和哲學流派得到討論和共鳴,成為近代中國文化啟蒙思潮的另一高峰。
當中最備受矚目的團體之一,乃張曉剛、毛旭輝、葉永青等靈魂人物組成的「新具象」,這批藝術家強調對靈魂和潛意識的表達,追求樸野而粗獷的畫風,意圖表達自身的經歷和情感,作品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張曉剛
張曉剛于1988年夏天完成的《生生息息之愛》(估價:180萬至250萬港元),不但是他以藝術手法,對生命、意志、死亡、再生、關愛等議題的探索,更是他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追問。此畫是張曉剛80年代期間創作的最大幅作品,同時被視為是他創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生生息息之愛》曾入選為1989年由中國美術館舉辦國內首屆的「中國現代藝術展」,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意義。
《生生息息之愛》的主題,是畫家透過繪畫的形式,闡述對人、生命和世界的觀察與熱愛,對情感與藝術的關注;作品展現原始古樸、粗野而又抒情的作畫風格,流露出畫家內斂而豐富的藝術創作情感、強烈的內心思潮。張曉剛將他自西方哲學的領悟中,回歸到中國東方的思維邏輯上,《生生息息之愛》正是該時期的佳作,全然體現他對藝術、人文社會以及「中國人」此一個體的探討,而這創作觀念更貫穿了張曉剛至今的創作發展,影響深遠,可見《生生息息之愛》深厚的藝術與歷史價值。
1993年,張曉剛在同期發展的「政治波普」及「玩世寫實主義」的藝術風潮中,從自己的世界中醒過來,更深切地了解藝術家的個人觀點之重要性,繼而開始努力尋找新的藝術表達方式,成為其藝術創作中的關鍵年份。
本次拍賣他于這年創作的兩幅肖像–《紅色肖像》(估價:400萬至600萬港元)以摯友藝術家毛旭輝為主角,畫中其臉部和身體的紅色,象征了生命體的血脈;背景里的灰和黑白色塊,以及主角胸前被鐵釘穿刺跟背后的紫色玫瑰相連,塑造出強烈的對峙感;畫面上方一段90年初的中文流行樂譜和溫度顯示,生動地點出所處的時代感、真實的生活氣息。
另一幅《弟弟的肖像》(估價:400萬至600萬港元),畫中弟弟與背后電視中的鮮紅心臟以血脈相連,暗喻了個體與家人、社會、國家間的密切關系,成為更為張曉剛日后「血緣」系列的基礎。此兩幅分別投射了張曉剛與家人血濃于水的親密關系,以及借毛旭輝的身份,反映出自己在藝術家角色上的認同,可說是張曉剛另類的自畫像和獨白。
毛旭輝
毛旭輝《圭山婦女》(估價:30萬至50萬港元)創作于1984年,是他為少數以圭山為題材創作中,最為成熟和大幅的佳作;《紅土之母-一》、《紅土之母-三》及《紅土之母-相遇》(估價:25萬至35萬港元)中,厚重的油彩筆觸更帶給觀者超越現實的想象空間,赤紅如火的身軀與大地,呈現出灼熱無窮的生命力,傳達出畫家對生存的掙扎、愛欲的燃燒,以及對生命的渴望。
葉永青
葉永青80年代作品中,有一種對當地人民原生態生存的關注,也流露出內心對樸實自然生活的向往,其筆下賦予自然萬物靈智和生命:《風逝》及《戀愛的受孕者》(估價:4萬至6萬港元)筆下的人物總是和樹木、野草、藤蔓連結在一起,相互在傾聽和交流。
《城市和鳥籠子》(估價:10萬至15萬港元),畫面中的電廠大煙囪、游蕩在小街無所事事的青年、恐慌的鳥和暗含暴力意味的鳥籠,這些形象均是被殘酷現實肢解的生活符號,是工業文明籠罩下精神孤獨的象征。
岳敏君
岳敏君《畫家和他的朋友們》(估價350萬至550萬港元),是畫家早期少數大型創作中的經典之作。八十至九十年代,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西方當代藝術的涌入,為中國新一代藝術家帶來重新認識自我的機會;到了九十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更是達到了高峰,此畫創作于1991年,正值這個重要的時期。
在此作品中,岳敏君首次在畫面加入自己的肖像,他以側面的姿勢,出現在朋友背后 –透過這種描繪自己和身邊人們的方式,反映了藝術家對當時社會文化的反思、對人民生活的好奇和關注,同時刻劃出平民百姓在國家巨大變遷下的面貌。
《畫家和他的朋友們》別具一格的構圖、繪畫風格和明暗處理,更為岳敏君往后的創作奠定方向 –前景的人物表情夸張,在畫面上相互重迭,彷佛要跳出畫面,向觀者熱情地打招呼,在視覺上形成獨特效果;而他們身處在一艘船艦上,暗喻岳敏君當時結束學生身份,對正式進入職業畫家生涯的熱切期待;天空背景中飛翔的戰斗機群,則有如天使般護送著他們,飛往未來的世界。
在日后作品中,岳敏君以開口大笑、動作夸張而充滿自信的形象,再次在畫中出現,而這些畫作的的背景,亦勾劃出近年來中國的發展,其中包括了有關于生存狀態的《寶塔》(估價:50萬至70萬港元);有關于成長歷史的《No.5》 (估價:20萬至30萬港元)、《No. 16》 (估價:5萬至10萬港元);有關全球化現象《天空、動物、人》 (估價40萬至60萬港元)。
韓國當代藝術
白南準
白南準是創造媒體藝術歷史的先驅,本季拍賣其《Baby Buddha》(估價:170萬至230萬港元),是一件以美國經典收音機和電視機組成的「雕塑」,造型有如一個張開腿坐著的小孩,伸出雙臂等待被擁抱。它的頭是一臺Philco Predicta 電視機,雙臂則是產于1937年的 Philco收音機,身體則是老款電視機;四肢、頭和軀干都有影像播放,內容是一連串關于佛教題材的畫面,主要是佛像手部的各種動作,也就是手印。
白南準認為佛像象征著人們傳統、宗教與東方等有關議題的深度思索 – 媒體的力量會否取代宗教?傳統價值會否因而變遷?
崔俁嵐
崔俁嵐以科技作為藝術創作的基礎,研發出有如動物和微生物般的有機雕塑;他藉由精密的電子儀器,讓這些機械具有如同人類呼吸和行動的生命特征。本次拍賣推出的《Varietal Urbanus Female》(估價:45萬至55萬港元),被藝術家冠以拉丁學名Anmopista Volaticus Floris Uram;這種生物透過類似光合作用的方式,吸取「都會能量」存活,并在都市上空兩百公尺活動,以吸收都會最旺盛的能量。
崔俁嵐透過這種結合未來主義與史前神話的作品,帶給觀者重新反思人類與現代科技之間,正在急劇轉變的關系:人類創造精密的機器,賦予它們思想、智慧和生活,然而這卻逆轉了人與大自然間的關系,人造生命體的出現更成了無可避免的趨勢,實在令人不安。
弘京澤
弘京澤的作品以用色鮮明對比、構圖細致精密見稱,非常攝人心神,本次拍賣推出他用三年時間完成的大型三聯作《鉛筆 I》(估價:55萬至85萬港元)。畫中擠滿不同種類的原子筆和鉛筆,每一支筆的位置都經過深思熟慮。在這個筆海中,密密麻麻的筆峰以不同的角度排在一起,產生強大的迫視感,然而畫面在不對稱之中巧妙地找到了平衡,并沒有產生混感亂,而且層層迭迭的筆干,在平滑的畫布上營造出層次和深度,光滑閃亮的油彩,更展現出花俏的感覺,令觀眾更容易被吸進這色彩繽紛的筆海,最終投入藝術家的幻想世界之中。
日本當代藝術
西尾康之
西尾康之的雕塑創作靈感,取材自人物和動物的形態,再憑借其想象力加以變形。他直接用黏土捏制模型,不借助任何工具,完全靠手指捏制,造型縝密細致,制作過程極具難度,指紋因而直接浮現在作品表面,藝術家借此突顯了「生命」在創作上的時間軌跡。本次拍賣推出《Organ》(估價:12萬至16萬港元),其造型令人聯想到古希臘建筑的典雅紋飾,呈現出一派神秘的美感。西尾康之選擇保留黏土的原色,以表現出形體本來的紋理和層次感,保留了日本遠古時代土俑的特征。
山本竜基
本次拍賣山本竜基的《個人內戰爭2》(估價:10萬至15萬港元),畫家擷取了十六世紀日本畫家狩野《豐國祭禮圖》屏風的局部構圖方式,以獨透的圓形構圖,展現出畫中不斷重復的自我形象;此圓形在視覺上象征了不可輕易突破的團結力量,為畫面添上強烈的震撼感。
隨著日本社會急速發展和改變,個人對自我的定義日益模糊,山本竜基意圖利用復制的自畫像,在疏離的環境里重建人與環境的聯系,因為他相信只有當一個人徹底了解自己,才可能充份了解環境。
日野之彥
日野之彥的作品,透過畫中人物茫然失錯的表情、不知所措的眼神,反映出日本人在面對著科技和信息充斥下,對當今社會產生的不安和彷徨感,籍此探討自我身分認同與當代文化等議題。本次拍賣的《舔手》創作于 2005年(估價:7萬至10萬港元),畫中天真無邪的少女形象,靈感來源自于日野之彥的妻子;畫家把今天長大成人的女子,塑造成清純的少女,如同時光倒流般,藉此反映人們處于在過度膨脹的社會下,產生了無比的失落感和矛盾。
印度及巴基斯坦當代藝術
Atul Dodiya
Atul Dodiya的創作融合藝術史、流行文化、時事,甚至其自傳的片段。《Vishal》作于1989年(估價:100萬至150萬港元),此系列作品以描繪同一空間的「內在」和「外在」世界為主題,具有「照片寫實主義」(photo-realism) 的風格。畫家由David Hockney色彩鮮艷的流行藝術中得到啟發,透過對明暗的細心詮釋,并以有如處理照片一樣的手法,嘗試捕捉影像最栩栩如生的一面;Atul Dodiya更以高超的技巧,造出圖形的鏡像效果,疑幻疑真,令人印象深刻。
Rashid Rana
Rashid Rana擅長變換各種媒介和風格。在《Offshore Accounts – 1》(估價:31萬至46萬港元)中,藝術家以不同顏色和構圖的組合,在同一幅巨大的框架內編排了數千個圖像:他利用垃圾的圖像拼湊出有如海洋的畫面,暗示若果人類繼續破壞環境的話,最終大自然將會被垃圾取代而絕跡,我們只能在藝術和歷史中回味自然的景象。另一件《I Love Miniatures》(估價:8萬至12萬港元),藝術家以蒙兀兒為靈感,利用巴基斯坦各地可見的廣告版,組成一個朝臣的畫像,試圖探討完整與破碎、抽象和形象之間的關系。
Jiten Thukral 、 Sumir Tagra
Jiten Thukral 和 Sumir Tagra 兩位合力創作的藝術家,通過多種風格和媒介,從流行文化、歷史和街頭生活中擷取題材,以展現出印度都市現今的面貌。在《Somnium Genero - Aeris 05》(估價:35萬至45萬港元),二人以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描繪其內心的想象世界:作品中出現一個鋪滿云的天空,云中竟然充滿各種媒體和錄音設備。這種結合了懷舊和前衛元素的構圖,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虛空間;畫中的陰影和色彩配搭,讓觀者走進了一個奇妙的藝術國度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