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藝術 藝術家作品是為內行還是為外行
大眾藝術 藝術家作品是為內行還是為外行
大眾藝術 藝術家作品是為內行還是為外行
這次黃金周假期,廣州有了幾個藝術活動讓我們覺得心滿意足又收獲不少。從“都市文身”畫展開始,我們的生活環境的一部分被藝術家弄成藝術化。需要感謝廣州的媒體大量地報道了這個與眾不同的藝術展,特別是陳揚老師積極和幽默報道使更多的廣州朋友了解了此展。因為畫展還沒有結束,我就不多講它的特別之處,讓大家有機會自己親眼發現。
另外,周日晚“絢麗天河文化藝術節”五月的特別演出邀請了一個德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Michael Jelden,相信喜歡古典音樂會的朋友會“叫絕”,覺得光臨廣州的音樂家的水平越來越高。
當然,不能不說到上周的另外一個亮點,就是第四屆廣東現代舞周,全中國獨一無二的舞蹈盛會。
每年趁大家放假有足夠時間看演出,廣東現代舞周安排大量的節目、課程和研討會,讓舞蹈迷交流,也給不懂舞蹈的朋友們一個大開眼界的好機會。
今年的現代舞周期間,我看了不少節目,包括冰島舞團的,北京雷動天下的和臺北越界舞蹈團的。還有,每次現代舞周有一場非常值得看的叫作“非常獨舞”,每場安排3個不同國家的舞者,每人15分鐘左右的節目。這次安排的是意大利、日本和中國,三個很出色的演員,三種完全不同的風格,讓我們感受和比較不同的舞蹈文化。
我自己雖然跟現代舞有一點淵源,但仍算是外行。看完三個獨舞之后我就跟內行的朋友談了一下,發現內行和外行的欣賞力非常不同——我這樣的外行看節目時特別留意整段的藝術感包括燈光、節奏、演員的表現等方面。跟我朋友談,就發現他們特別注重舞者的技術,結果是我們喜歡的節目不一樣,他們非常佩服那日本演員的過人技術,我就比較喜歡中國著名舞者桑吉加的整體感覺。
后來我就自己想了一下,藝術家出作品的時候是為了內行呢,還是為了外行的普通人?好簡單的一個考慮,但我覺得很重要。是不是因為一些藝術家太顧慮或太在乎他們同門的看法,所以讓我們普通人很難明白和接受他們的作品?因此我特別關注了“都市文身”這個畫展,也很愿意參與它,又來主持一個沙龍,因為相對來講,它比較容易被大家接受,比較大眾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