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鳳山發現大量古銅錢 專家稱考古價值很高
江西鳳山發現大量古銅錢 專家稱考古價值很高
江西鳳山發現大量古銅錢 專家稱考古價值很高
暴雨后河邊沖來大量古錢
鐘智勇今年13歲,在鳳山中心小學讀五年級。見到記者后,他從家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小盒子,里面放著他撿來的23枚古代銅錢。雖然部分銅錢已經生銹,但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見。銅錢上有的寫著“政和通寶”,有的寫著“祥符通寶”,有的寫著“開元通寶”,還有“平元通寶”、“太平通寶”等等。
“去年夏天的一天,我班上的女同學孫麗婷、賴小英放學回家路過‘觀音河’時,發現河里和岸邊有很多銅錢。那天,這兩名女同學總計撿到了100多枚銅錢。此事在保守了幾天后,還是被同學傳開。隨后,我去撿銅錢,也撿到了3枚?!辩娭怯抡f,要撿到銅錢大多都在下完雨后,這樣的話,雨水才會將銅錢沖上岸來。
獲知這一信息后,鐘智勇有事沒事總喜歡到河邊玩耍。3日,一場暴雨讓鐘智勇又看到了希望。5月4日中午12時許,放假在家的他特意來到“觀音河”尋寶,果真發現岸邊及水里有很多枚銅錢。這次他輕而易舉撿到了20枚銅錢,其中有5枚銅錢是粘在一起的,加上去年夏天撿到的3枚,他總共有23枚銅錢。這幾天,他的七八個同學加上村民撿到的銅錢總計有好幾百枚。
鐘智勇告訴記者,有點遺憾的是,他的兩位女同學撿來的銅錢后來都被家人扔掉了,因為家人信迷信,說撿到的銅錢不會給家里帶來好運,所以干脆將銅錢扔掉避邪。
記者在鳳山村采訪時,有村民說,大雨過后都可以在“觀音河”撿到銅錢,毫不夸張地說,這些年來,村民在“觀音河”撿到的銅錢少說也有上千枚之多。 10米河段頻現“錢蹤”
真的那么容易就能撿到銅錢?在鐘智勇的帶領下,記者也來到了這個叫“觀音河”的地方尋寶,發現這只是一條寬度不到15米的河流,清澈見底,深度不到半米?!澳憧?,我們就是在這段近10米長的區域內撿到的銅錢?!庇浾吒娭怯抡伊?0多分鐘,但沒有撿到一枚銅錢。見記者有點失望,鐘智勇安慰說,因為5日沒有下雨,所以現在很難找到銅錢,因為銅錢都是從上游沖下來的。另外,假如運氣好的話,用鋤頭有時候也可以挖到銅錢,但是這樣挖到銅錢的概率并不大。
為什么在這段近10米長的區域內才能撿到銅錢,而其他地方撿不到銅錢?對此,鐘智勇也沒有解釋出一個所以然來。鐘智勇說,他也不知道撿來的這些銅錢到底有沒有考古價值,如果有考古價值的話,他會交給博物館;如果沒有價值的話,他會好好收藏,就當留作紀念。
銅錢出自古墓群?
銅錢來源跟古墓群有關?關于這個問題,記者咨詢鳳山鄉政府一位工作人員時,他給記者的答案是“應該沒有”。
得知記者采訪,鳳山村支部書記鐘德喜聞訊也來到“觀音河”。提到銅錢的來源,48歲的鐘德喜給了記者一些解釋。
鐘德喜告訴記者,他也有過撿銅錢的經歷,但是數量不多。在鳳山村,大多村民都曾撿到過少量銅錢。對于銅錢的來源,有著種種猜測,但最有可能的答案,他認為是出自古墓群。在鐘智勇撿到銅錢的位置上游1000多米處,有一個叫“火燒壩”的地方,當時那里是個“亂墳崗”。在他10多歲的時候,親眼看到那里有一些古墓,有些墓還算很豪華,可能葬的是有錢人。
“大約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開荒,這些古墓被夷為平地,現在古墓也不復存在了。”鐘德喜說,因年代久遠,這些在古墓里的陪葬銅錢被雨水一沖的話,就會隨著河水沖到下游,所以村民在下雨后撿到銅錢,也不足為奇。
如果真有古墓的話,也不可能只有銅錢,應該還有其他文物?“即使村民撿到文物也不可能會交給博物館,應該被村民拿去買錢了?!辩姷孪策@樣認為。
在鐘德喜的指引下,記者來到這個叫“火燒壩”的地方,原先鐘德喜所說的“亂墳崗”已在人們的視線里消失,被取代的是平房、良田,而要看到墳墓只有靠想象了。
可能是窖藏銅錢?
鳳山鄉真有古墓群嗎?這些銅錢到底是出自哪個朝代?為解開其中的謎團,記者找到了安遠縣博物館從事考古工作25年的考古專家鐘榮昌。
通過銅錢上面的文字,鐘榮昌向記者斷定,這些銅錢出自南宋、北宋時期,極有可能是窖藏銅錢,因為在古代,安遠縣也沒有出現過什么很有名望的人士,不可能存在什么古墓群。
要說窖藏銅錢從何而來,為何會被水沖到岸邊?鐘榮昌告訴記者,應該存在3種情況,一是在古代,一些有錢人因想到外地謀發展,而銅錢比較重攜帶又不太方便,所以將銅錢用罐子裝埋在地下;二是隨著改朝換代,銅錢已失去流通的價值,所以被人埋在地下;三是一些有錢人因為沒有后代,將銅錢送人又不情愿,所以干脆埋在地下。時間越久,因為種種原因,銅錢的主人也沒取銅錢,這樣一來的話,隨著開荒及開發,許多裝銅錢的罐子被無意打破,一下大雨后,銅錢就會被雨水沖出水面。由于銅錢量比較多,一下雨就陸陸續續會有部分銅錢被沖出水面,被人發現撿回家。
鐘榮昌之所以認為這些銅錢是窖藏銅錢,還是有根據的。鐘榮昌說,在1984年,該縣江頭鄉永鎮村一村民在打地基時,發現一個罐子裝著30多斤宋朝的銅錢;1989年10月,鎮崗村灣里村有村民無意中發現62.5斤漢朝的五銖錢;1991年,同樣在鎮崗村灣里村原先發現五銖錢的地方不到200米處,再次被人挖到30多斤五銖錢;幾年后,在孔田鎮富長村,有村民在菜地里挖到7斤多清代銅錢。
這些銅錢被村民上繳安遠縣博物館后,鐘榮昌清點了一下,總計有兩萬多枚。鐘榮昌說,在第二次發現的五銖錢,他數了一下也有1萬多枚?;艘粋€星期時間清理后,他發現這些錢里竟然有一枚罕見的“反五銖”。本來五銖錢上面的排序是“銖五”,但在這枚罕見的五銖錢上卻印著“五銖”;更奇怪的是,“銖”字的偏旁反了一個位置。這用現在的話來說,就跟錯版的人民幣一樣,可見它的珍貴性。在安遠縣博物館,記者親眼見到了這枚“錯版”五銖錢。
談到出土的大量銅錢,安遠縣博物館原館長杜東升也認為是窖藏銅錢。杜東升說,鳳山鄉、鎮崗鄉、孔田鎮等地在古時經濟比較繁榮,而出土銅錢的地方在古時是驛道,是一些商人必經之地。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有錢人因擔心攜帶的銅錢被人搶劫,覺得埋在地下更為安全,只是后來沒去取而已。
“這些銅錢的出土,對于研究安遠縣發展史、經濟史及研究古代鑄幣水平有很高的考古價值。對于到底有沒有古墓群的存在,還有待于進一步考證。”杜東升說。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