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藝 東 的 國 畫 藝 術
劉 藝 東 的 國 畫 藝 術
劉 藝 東 的 國 畫 藝 術
劉藝東已過不惑之年,再外表上給人一種不緊不慢,溫文而雅的感覺。這種謙謙君子風度在其作品里也顯現出來,同時作品又有稚樸率真的感覺,令人賞心悅目。
劉藝東的人物畫得益于早年的寫生鍛煉,在傳統的基礎上提煉出自己的風格表現,略帶人物變形的形象,錯落有致的構圖特點,簡約婉轉的筆墨處理,以及清雅含有詩一般的意境,另人回味無窮。
他的畫把傳統筆墨的寫意性特征抽繹出來,作為繪畫技法的最基本語匯,再結合寫實的造型手段,并將后者納入到前者的規則之中,從而樹立起自己的藝術風格,這看似簡單的創新之法充分顯示出劉藝東性格中聰穎過人之處。面對難題,他總是能想出捷徑,用旁人曾想到的便利手段去化解,這就是劉藝東舉重若輕的藝術手段。在人物畫上,他并不刻意摩真,這是由他的寫意性筆墨技法決定的,長鋒羊毫的軟綿使用,使得畫家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互相抵觸中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再控制與反控制之間,產生出偶然于必然的痕跡,這時,經驗對創作者和欣賞者同樣重要。創作者需要對筆墨恰倒好處的控制,而欣賞者則需要讀解“惟筆軟則奇怪生焉”的道理,中國傳統繪畫的奧妙大多在這筆墨之間了。
劉藝東對筆墨的把握,雖然說不上是古典式的,但卻也繼承了傳統筆墨的精髓,提按騰挪線條裊裊,變化不多,但綿綿生韻,顯示了畫家靈活的手法和特有的風格。并能充分的把握毛筆的含水墨和生宣的暈變化,在水與摸之間周旋,盡量把水墨的表現能力發揮到最大限度,而這又恰恰強化了他作品的寫意性和抒情性。
劉藝東作品的抒性特征既是由筆墨個性所決定的,又是他對畫面苦苦經營的結果。尤其是大幅作品,只有廖廖幾個,甚至有一、二個人那位置的按排就大可推敲了。劉藝東善于利用畫面的空白部分營造氣氛,烘托主題。他常常把古人“計白當黑”的觀念發揮極致,大片的空白不僅給觀者留下許多想像的余地,也給畫面增添了悅目的形式感,這就是中國畫特有的形式。
劉藝東說自己喜歡畫中國的古典題材,也喜歡畫傳統的民間題材內容的畫,通過繪畫可以抒發自己的情感寄托,讓人感到他對世外桃園式的簡樸清雅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感染著觀賞者。
近年來劉藝東的國畫藝術越來越受到畫界的矚目,其獨具風格將成為享譽當代中國畫代表人物之一,并贏得了畫界的高度贊譽。
曉 輝
2005年1月28日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