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15年
解讀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15年
解讀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15年
15年走勢雖亂猶穩健康發展
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自1992年北京國際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以來,已經走過15個年頭。這15年的市場走勢可歸納為:雖然“亂得很”,但仍在健康穩健地發展中。
“三假”影響拍賣誠信度
“亂得很”主要是,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新聞媒體上,報道了不少關于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賣假、假拍、假鑒定等現象,使得一些不太了解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實際情況的人,如墜十里煙霧,好像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糟糕透頂,一團混亂,一無是處。其實,在文物藝術品春秋兩季大型拍賣會上,尤其是誠信度比較好的大型拍賣公司,假貨的比例是比較小的。在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出現的一些假貨事件,一般都是發生在一些小型拍賣公司,或者是小型拍賣會上,總體上還是正常的。但是,由于一些新聞媒體熱衷對于個別打假事件的鼓噪宣傳,在客觀上出現了很多不好的負面效應。
對于假拍,確實是我們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發展中出現的頑疾,正如有的媒體所說,假拍創造的“天價”,更是不折不扣的“天假”,這么多年沒有根除。其實,這種情況與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毫無關系,與具有文物藝術品拍賣資質的公司也聯系不上,沒有必要如此大造聲勢。
對于假鑒定的問題,經過文物藝術品市場的歷練,經過新聞媒體批評監督,近半年來已經從“紅火”走向強弩之末,個別人打著老專家名號欺世盜名,騙取錢財,鑒定證書滿天飛的現象大為減少,今后隨著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展,鑒定也會逐步得到規范。
優勝劣汰,市場得到規范和凈化
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十幾年來,取得很大的成績,對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素養,普及文物知識,提高人們保護文物的意識,起到很大的作用。有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以后,中國文物藝術品的經濟價值和國際地位得到迅速的提高,同時還帶動了中國文物藝術品的大量回流,這是我們幾代有良知的華夏子孫所祈盼的,這些成績都是有目共睹的。
當然,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與新聞媒體的大力宣傳、鼎力助陣分不開的。譬如,中國嘉德公司拍賣宋徽宗《寫生珍禽圖》手卷,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尤其是在中貿圣佳公司拍賣傅抱石《毛主席詩意冊》和齊白石《詩意山水冊》時,中央電視臺連續兩天,每天兩個小時的現場直播,收視率多達8000多萬人次,其影響力和教育功能之巨,可想而知。當前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實際情況是好的,健康的,正處于第三個發展高潮過后的平穩發展期,穩健地發展著。
現在,全國各個拍賣公司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征集拍品難。文物藝術品是一種不能再生的特殊商品,從理論上來說,可以說是賣一件少一件。再加上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剛剛起步十幾年,眾多的收藏家,還處于只進不出的惜售時期,沒有形成收藏家之間的買售的良性循環。特別是現在具有文物藝術品拍賣資質的公司太多了,全國要有兩百多家,僅北京就有71家之多。如此眾多的拍賣公司,就使得已經緊缺的文物藝術品貨源,更加陷入“僧多粥少”的窘境。征集拍品難,征集到高價位的精品更難。
拍賣公司是中介機構,只有征集到拍品,同時還能拍賣出去,自己才能賺到買賣雙方的傭金,征集不到拍品就等于坐山吃空,坐以待斃。因此,今年眾多拍賣公司之間要出現震蕩。市場的規律是無情的,首先是一些不具備文物藝術品拍賣條件的中小公司,在嚴峻的困難面前,要出現大浪淘沙;其次是處于第一軍團的大型拍賣公司,要重新排隊,優勝劣汰。同時使得市場得到規范和凈化。
2007年春季大型拍賣會
準備情況良好
2007年是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平穩發展的第二個年頭,中國嘉德、中貿圣佳、北京保利、北京華辰等幾個重要的大型拍賣公司對于春季大型拍賣會準備的情況還是良好的,特別是高價位的精品的征集要好于去年。根據不全面的了解,這幾家公司在中國書畫方面,被《石渠寶笈》著錄過的作品有8件,其中:中貿圣佳公司征集到的有徐揚的《南巡紀道圖》手卷、吳鎮的《山水》手卷、惲壽平的《山水花卉扇面冊》、陸深的《行書白雁詩》手卷、夏圭的《搜山圖》手卷、趙秉沖的《楷書御制賦得友風子》手卷、中國嘉德公司征集到的有錢維城的《雁蕩圖》手卷、北京保利公司征集到的有文征明的《吳山秋霽圖》手卷。
中貿圣佳公司準備推出被《中國古代書畫圖目》著錄過的作品專場,這將是自有拍賣以來,第一個《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專場。在器物類拍品中,中貿圣佳公司將推出商《青銅三牛尊》。特別是中貿圣佳公司征集到的清乾隆《琺瑯彩榮華富貴圖燈籠尊》,這是中國大陸自有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以來,第一次出現的最高貴的御制琺瑯彩瓷器,必將打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最高紀錄,從而也必將拉動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回升??傊?,中國大陸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必將得到健康穩健的發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