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龍紋手鐲
由于打撈現場定位樁未完成,同時對沉井進行加固,記者最新獲悉,“南海Ⅰ號”古船打撈沉井改在今日開赴陽江。隨著打撈工作的推進,更珍貴的文物將重見天日!專家估計整艘船文物超過6萬件。
出水瓷器
從2001年至今,考古人員僅從其外圍及其中一個船艙里,就打撈出金、銅、鐵、瓷類等器物5000多件以及古銅錢1萬多枚!沉船所載瓷器分屬浙江龍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鎮等南宋幾大著名窯系的外銷瓷器,造型獨特,世間罕見!
揭秘1:
鍍金腰帶和鎏金手鐲
1987年7月的一天,時任英國“救撈207”號船二副的陳保進船長見證了發現“南海Ⅰ號”的經過。當時聲納技術儀器顏色突然變深,英國人把1噸多重的抓斗放到海里去抓,結果“一爪子”下去抓上來100多件瓷器、銅器、鍍金器等等,其中還撈出一條足有1米多長的“金”鏈子!這是一條1.8米長的鎏金腰帶,四股八條金線編織而成,表面飾瓔珞紋。
今年4月,專家們在“南海Ⅰ號”附近清淤中,打撈了一只鎏金龍紋手鐲、一條纖細卷曲的金條和一對無花紋小手鐲。其中,鎏金龍紋金手鐲估重約為4兩,兩端雕成龍頭形狀,可以放大和縮小。
專家點評
中大歷史系宋代史專家曹家啟:
宋代海外貿易頻繁,金銀器尤其是南宋時期的主要出口產品。龍紋金器是在北宋時期常被限制為皇族或是貴族專用,但進入南宋以后,龍紋慢慢流向民間。“南海Ⅰ號”出水的金器是研究當時社會的活體,見證了南宋皇權的衰落。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