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發塔
清乾隆
通高147厘米 底座邊長70厘米
重107500克
清宮舊藏
須彌座,束腰鏨飾對舞的獅子。滿刻花紋的三層圓形壇城,鑲嵌各種寶石。塔身肩部鏨刻獸面,口銜瓔珞,正面開佛龕,供奉金質無量壽佛一尊,皇太后頭發亦儲放其中。龕門四周鏨刻花紋,嵌紅、藍寶石、綠松石。塔剎十三層,滿刻梵文。華蓋周緣下垂由珍珠、紅、藍寶石、綠松石連綴而成的瓔珞。以寶石、玉、松石嵌成日、月、寶珠。塔下配紫檀雕須彌座。
此塔原安放在清代皇太后居住的壽康宮,是乾隆皇帝為供奉母親孝圣憲皇太后生前脫落的頭發,由清宮造辦處特制的。乾隆四十二年(1777)皇太后薨于圓明園,乾隆皇帝為表孝忱,下詔鑄造發塔,廣儲司所存黃金不敷用,臨時熔化了宮中及圓明園處的金盆、金匙、金箸、金琺瑯鼻煙壺等一些金器,共耗金三千余兩,是現存金塔中最高、最重、做工最精細的一件。
金嵌寶石八角塔
清
通高123厘米 底座徑22厘米
重45900克
清宮舊藏
塔身八角形。塔基上下有青金石、翡翠嵌成的蓮花瓣,束腰處有呈托舉狀的小金人八個。塔身八面均設有佛龕,內設佛像,龕門沿嵌紅寶石一周。塔身鏨刻纏枝蓮紋,間嵌紅、藍寶石,塔肩為獸面紋,獸口銜瓔珞,嵌紅、藍寶石、綠松石、碧璽、水晶、貓眼石等。塔剎九層,每層八個佛龕共七十二個佛龕,龕內佛像分別用白玉、瑪瑙、青金石、翡翠、碧璽、琥珀等制作。每層間有青金石塔檐,龕門均嵌紅寶石一周。華蓋周沿垂以松石、青金石制成的萬福萬壽瓔珞。塔頂為八邊形座,青金石護欄,金月、翠日,間設佛龕。塔下配紫檀八角須彌座,鏤空雕花護欄。
此塔造型新穎獨特,工藝精美別致,整體珠光寶氣、富麗堂皇,為清宮造佛塔之佳作。
青金石嵌珠石塔
清
通高67厘米 座高8厘米
清宮舊藏
銅鍍金三層圓形塔座,鏨刻寶相花、卷草紋、嵌綠松石、青金石、象牙。塔身為青金石制,外壁刻填金《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肩部設四個銀鍍金獸面,口銜珍珠、綠松石、青金石制成的墜鏈與華蓋相連。正面設佛龕,前有玉石雕刻臺階,銀鍍金龕門、鏨刻二龍戲珠紋;龕門口置玻璃一塊,描金書乾隆御制“無量壽佛贊”;龕內供金佛一尊。塔剎十三層,飾蓮瓣紋。金質鏨花華蓋,嵌青金石梵文一周、下垂珍珠、綠松石瓔珞,碧璽墜角。塔頂日、月、火焰、寶珠,分別以紅寶石、碧璽、綠松石、珍珠嵌飾。
此塔工藝細膩、精湛。陳設于清宮佛堂中,屬藏傳佛教龕塔。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