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馬悅然客走望家門
關山月、馬悅然客走望家門
關山月、馬悅然客走望家門
1941年元旦,一峰草堂蓬蓽生輝,嘉賓臨門。時在成都的藝術界同道張采芹、沈省庵、姚石倩、芮敬予、黃君璧、郎靜山、董壽平、謝趣生、鐘山隱等應吳一峰之邀來新舍雅集。那次雅集,書畫贈酬、戲曲獻藝,詩酒唱和,大快朵頤,必是題中應有之意。
4月,吳一峰擔任了“四川美術協會”交際組組長,一峰草堂遂成了蜀中藝文界聚會之所,座上??陀兄x無量、劉既明、謝趣生、施孝長、周搶元、張采芹、周子奇、伍瘦梅等本地文人墨客;登門造訪者有黃君璧、郎靜山、謝稚柳等滬上舊交,及關山月、趙少昂、趙望云、董壽平、吳作人等新結識的畫家。
抗戰,四川是全國的大后方,成都是戰時中國的文化中心。天下之士,云合霧聚。吳一峰入蜀早,與地方軍政界有些交道,又熟悉畫壇情況,因此對促進繪畫交流,幫助流浪畫家,起著紐帶軸心作用。此前,他串聯四川美術界同仁,積極組織作品義賣,支援抗戰;他與張大千關系見乎師友,張1938年避難回川,先后棲居青城山上清宮、成都桂王橋嚴谷聲宅、忠烈祠尹昌衡宅及北郊昭覺寺等處,吳一峰曾多次登門拜望,噓寒問暖,交談時政繪事……1939年4月21日,他與黃夢元、屈義林、謝趣生、牟定文等,發起組織四川美術研究會。
1942年10月,老同學陸儼少來成都辦畫展,下榻一峰草堂。當初在上海澄衷中學,吳一峰與陸儼少同班同寢,共桌連床,友情甚篤。直至晚年,陸儼少回憶那段生活仍對吳一峰感慨系之,“予因亦學習刻印自君始也?!?
客走望家門。1943年,加拿大使館人員安迪生領著美籍男友,以及澳大利亞使館一位夫人叩訪一峰草堂,他們是在重慶一次國際婦女會議上,聽過吳一峰講演《國畫之價值》而喜歡上中國畫的。吳一峰向這些老外熱情介紹了中國畫的技法、流派,并在紙上示范,使他們眼界大開。
1948年10月,四川大學中文系的瑞典籍留學生馬悅然和美國留學生西門華,參觀成都春熙路青年會舉行的“吳一峰中國畫展覽”,對吳一峰的作品極感興趣,多次觀摩,細心請教,以后又到一峰草堂看吳一峰作畫,并一起討論文化藝術問題。
馬悅然當時住在華西后壩的教育家陳行可家。后與陳行可的二女陳寧祖戀愛定情。這年12月26日,吳一峰夫妻應邀和他們一起過圣誕節。
政權很快易幟,馬悅然在1949年末的日記中寫道:“十二月三十一日,紅軍終于進城來了。大兵們看起來很疲倦,可是他們的紀律和態度很好。他們晚上在街上睡……街上到處都掛起紅旗和紅燈。”1950年7月的一個早晨,吳一峰把馬悅然和西門華送上了郵政車站。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