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遠海考古發掘結束 出水珍貴文物近萬件
中國首次遠海考古發掘結束 出水珍貴文物近萬件
中國首次遠海考古發掘結束 出水珍貴文物近萬件
由國家博物館中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眾多沿海省市的考古人員共同組成的西沙考古隊,(水下拍攝畫面)近日結束了對遠海古沉船“華光礁一號”為期近兩個月的發掘清理工作。目前清理保護的青白瓷、白瓷等珍貴文物達近萬件。
記者現場: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西沙考古隊的工作平臺。這個工作平臺距離海岸180海里,位于“華光礁一號”的正上方。
西沙考古隊副隊長 趙嘉斌:船長南北長大概20米,現在目前發現能夠確認的有11道隔艙板 ,也就是說差不多保留在12個艙左右。文物基本分布在從北邊數大概是第三艙,第四艙以及在西南方面的大概是第七艙、第八艙、第九艙。
據專家介紹,從已經發掘出水的瓷器器型、圖案看,這些文物都是外銷瓷器,而象這件畫有仙人、仙鶴,并鑲有小龜的碗,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
位于西沙群島華光礁內側的“華光礁一號”南宋古沉船發現于上世紀90年代,是我國目前在遠海發現的第一艘古代船體,對研究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博物館中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張威:這次華光礁一號的發掘,(象)這種全面的發掘,是我們在遠海進行的第一次較大規模的、對一個沉船遺址進行的完整的全面的揭露。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