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對中國畫廊說“不”到幾時
巴塞爾對中國畫廊說“不”到幾時
巴塞爾對中國畫廊說“不”到幾時
時間:2007-05-06 11:15:00 來源:Tom
資訊
>巴塞爾對中國畫廊說“不”到幾時
 |
火爆、繁榮、驚異、神話,高價、刷新、明星、英雄、不可預測、前所未有、難以想象、……擠破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形容詞匯,不論是身在其中,還是置身事外,中國藝術的魅力正在感染和影響著每一個人。國際頂級畫廊、拍賣行、藏家、金融資本等紛紛涌入中國當代藝術的
市場之中,國際各大藝術展覽、藝術博覽會對中國當代藝術家和畫廊已經不再陌生,但是唯有“藝術界的奧林匹克”——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卻始終對中國藝術家特別是中國畫廊一直拒之門外,這是中國當代藝術中頗為尷尬的,而對此體會最為深切地莫過于《當代美術家》雜志。
《當代美術家》自2004年以來開始成為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亞洲唯一合作媒體,在2006年受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邀請,并獲贈擁有展覽現場一樓中心地段的獨立展位,成為亞洲唯一一個媒體專位,同國際少有的大牌專業媒體《Flash Art》、《Art Press》等同在一個平臺。《當代美術家》的這次亮相立刻引起了主辦方、國內外媒體、畫廊、策展人的關注,他們對于中國當代藝術的熱情讓身在巴塞爾的《當代美術家》編輯們受寵若驚,然而遺憾的是現場的“中國力量”卻始終顯得單薄和有限。悉數297個展位屬于中國藝術機構的除了《當代美術家》之外,還有藝術文件倉庫、香格納畫廊和常青畫廊,可是這僅有的三家參展畫廊都不是純粹的中國人自己的畫廊,要不是同國外畫廊合作,就是由外國人投資,或者是國外畫廊經營,不能不說這是今天繁榮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缺失和尷尬。作為成熟中的中國當代藝術,為什么一直無緣巴塞爾,為什么在世界畫廊的排行旁中國畫廊一直缺席?巴塞爾對中國畫廊說不要到幾時?
《當代美術家》在經歷了去年的博覽會之后,也充分地感受到中國當代藝術需要在國際頂級博覽會發聲的重要性,盡管《當代美術家》已經通過雜志向全世界推廣和介紹了中國當代藝術,但是因為雜志語言的關系,讓“孤軍奮戰”在06年巴塞爾的《當代美術家》感到了中國藝術的局限。如何構建中國當代藝術中國際的全面、良性互動?作為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專業媒體,《當代美術家》將針對“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首次全面使用中英雙語,編輯一期專門推介中國當前活躍、知名的藝術機構、藝術家的專刊送交巴塞爾。同時,將邀請國內著名批評家、策展人撰寫并獨立提名介紹近幾年來中國當代藝術最有代表性的藝術活動、藝術事件、藝術機構和藝術家。努力為中國當代藝術搭建全面、互動、有效、快捷的國際化平臺;為國際頂尖收藏家、畫廊、拍賣行提供認識、收藏中國當代藝術的最客觀呈現;為中國當代藝術機構和畫廊提供進入巴塞爾的可能和機會,實現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對中國畫廊說“不”的終結。
今年的六月,將會是藝術無比火熱的六月,巴塞爾藝術博覽將同、卡塞爾文獻展、威尼斯雙年展同時舉辦,《當代美術家》作為三個展覽的首要媒體,將親歷三大展事,在向廣大藝術讀者全程深入報道展覽現場的同時,更希望通過自身雜志的力量向國外推出中國當下最有實力和潛力的藝術狀況。中國當代藝術正在步入成熟的夏天,收獲的秋天還會遠嗎?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