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陶瓷迎來新黃金時代
當代藝術陶瓷迎來新黃金時代
當代藝術陶瓷迎來新黃金時代
陶瓷曾經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品征服了世界,怎樣理解當代中國藝術陶瓷的收藏價值?中國陶瓷文化如何才能得以延續?如何繁榮、規范當代藝術陶瓷市場?這些始終是海內外收藏界關注、探討的問題。
4月21日,由《中國收藏》雜志社與江西省景德鎮市文化局共同主辦的當代藝術陶瓷收藏研討會在景德鎮珠山畫院舉行。景德鎮政府有關部門領導、《中國收藏》雜志社負責人、來自北京的工藝美術界權威人士、市場人士與20多位景德鎮陶瓷藝術大師共聚一堂,就如何推動景德鎮當代藝術陶瓷收藏進行了深入探討。
通過研討分析,與會人員認為,經過改制與陶瓷藝術工作者的多年實踐,景德鎮新的時代特征正在形成,景德鎮在不為人知中悄然完成著鳳凰涅槃,一個景德鎮藝術陶瓷收藏的全新時代正在來臨。
不容忽視的藝術成就
在備受矚目的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中,景德鎮11人當選,這一評選結果令很多人都大吃了一驚。不少人對評選結果流露出懷疑的態度。在他們看來,如今的景德鎮只不過是在吃著祖先留在這里的名聲。甚至這個名聲還差一點被別人吃走——“瓷都”的榮譽光環一度被戴到另外城市的頭上去。
如今的景德鎮到底是什么樣子,很多人感覺一片茫然。各城市中到處打著“景德鎮名人名瓷”橫幅擺地攤巡展似乎就代表了景德鎮的現狀。在“一片衰落景象”之中,這些“吃名聲”的景德鎮人憑什么一下子捧走11個“國家大師”?
景德鎮當地人對這樣的質疑自有看法。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總經理郜景蘇在研討會期間介紹說:“很多人把目光放在大師身上,喜歡談論大師如何如何,實際上,景德鎮的陶瓷藝術人才有著基礎性的構成,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以歷史傳承來看,從元代建立基礎,明代成為全國制瓷中心,清代達到一個歷史高峰,景德鎮歷代窯火不斷,400多個御窯廠流傳下來,文化傳承深厚。在景德鎮不到50萬的人口中,有10萬人在從事陶瓷行業。景德鎮如今省高級工藝美術師以上的藝術大師有980多人,其中包括23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9位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此外有1000多位市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還有一些未評過大師但藝術水準很高的藝術家,大量正在成長的年輕技術人才與普通工藝美術技術人員……這是中國藝術陶瓷一塊最大的風水寶地。有這樣的人才基礎,社會經濟又在高速發展,景德鎮藝術陶瓷怎么可能不爆發?”
在景德鎮這塊風水寶地上,從來不缺少陶藝人才,不過隨著國企改制,十大國營瓷廠化整為零,景德鎮的發展也出現了階段性調整。陶瓷藝術大師面對新的市場經濟需要新的適應過程,這個調整過程發生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景德鎮正是經歷了一個這樣的調整過程?,F在,一個新的格局已經開始形成。
缺少品牌的力量
很多癡迷古瓷的人會將景德鎮與青花、官窯等概念聯系起來,認為歷史上的景德鎮風格是清晰的,與這種清晰相比,當代的景德鎮形象過于模糊,甚至有人用景德鎮的歷史形象貶低現代形象。對此,熟悉景德鎮現狀的專家指出,對于當今景德鎮的藝術陶瓷發展,社會了解得太少,所以不可避免地停留在陳舊的認識水平上。景德鎮需要新的認知,也要為自己新的品牌形象樹立而努力。
本次研討會的承辦方景德鎮藝術陶瓷商會會長范敏祺說:“以前提到景德鎮,大家會想到日用瓷,會想到景德鎮的品牌就是碗、盤質量很好。還有人認為景德鎮就應該繼承古瓷傳統,做仿古瓷。還有人說,如今景德鎮就是沒有特點。實際上,如今的景德鎮已經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完全超越了人們以往的認識。各種現代陶藝、綜合裝飾、顏色釉等等,藝術家的創作個性得到了張揚。這種個性與多元的狀態正是現代社會的藝術特征。可是,社會對此知之甚少?!?
景德鎮陶瓷學院周國楨教授說:“隨著社會轉型,景德鎮出現了一些問題,有些問題至今仍然存在,有人曾描繪景德鎮調整中的狀況是‘日用瓷五馬分尸,藝術瓷雜草叢生’。但是如果僅僅停留在這種認識上,甚至認為當代陶瓷藝術家還不如幾百年前就大錯特錯了?!?
從體制轉型中走出的藝術工作者通過不斷實踐換來了今天以大師為核心的多藝術品種共同發展的格局。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景德鎮的一些藝術家已經擺脫了最初的市場生存狀態,向更高形式跨越。
范敏祺直言:“如果說藝術家的最初階段還是個人奮斗,經濟活動也由自己完成,那現在有的景德鎮藝術家已經跨越了這個階段,他們在尋找經紀人、代理公司,以便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藝術創作中,并且開始呼喚文化品牌。”
從生存要求到地位要求,從經濟要求到文化要求,景德鎮藝術陶瓷主流的聲音渴望向社會傳達。正如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李菊生分析認為,景德鎮目前的藝術陶瓷水平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但是藝術高度與社會認知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落差,景德鎮當代藝術陶瓷所缺的是重新樹立自己的品牌。
收藏高潮不可阻擋
據介紹,一個投資約1.5億元的中國陶瓷博物館正在景德鎮建設當中。臺灣商人要在這里斥巨資以品牌化運作藝術陶瓷。公司化的運作將為當代藝術陶瓷帶來新的發展空間與新的渠道模式。隨著最近3到5年的加速發展,景德鎮當代藝術陶瓷已經到了突破的重要時刻。
有業內人士指出,曾有一種“1度理論”說,把水燒到99度時,雖然只差1度,仍然不能使水進入沸騰狀態。如今的景德鎮藝術陶瓷經過了不斷添柴正在接近沸騰的邊緣,這個邊緣也許只是1度的距離。
范敏祺說:“2001年,我們一些朋友嘗試著在景德鎮籌辦了‘陶瓷文化第一街’,把工作室從家里面開到了市場里,同時形成了一個初步的藝術家工作室集中地。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大家走進去的時候還覺得不倫不類?!?
6年過去之后,當初入駐的24家工作室已經發展到了80多家,聲譽日隆,來到景德鎮尋找高檔藝術陶瓷的買家一定會進入“第一街”。據藝術家介紹,一些高質量的藝術品在“第一街”根本擺不住——剛剛展示出來就會立即被人買走。除了“第一街”,你在景德鎮可以看到正在興建的一個個市場以及一個個新的藝術家工作室集中地。很多陶瓷藝術家早已擺脫了轉型初期的尷尬,創作水平越來越高,市場價格扶搖直上。與此同時,當代陶瓷藝術價值也被收藏界逐步認可,一些大師的作品更是被藏家重金收購。
范敏祺分析說:“放在10年、20年以前,沒有人會認為國內還會有人收藏中國當代陶瓷。但是,如今社會已經從最初的生活日用需求、過渡期的裝飾需求進入到收藏需求時代?!?
然而,對于當代藝術陶瓷來說,收藏僅僅是剛剛拉開序幕而已,這個市場的潛力遠沒有被挖掘出來。劉遠長是景德鎮藝術陶瓷的領軍人物之一,他深有感觸地說:“我的《哈哈羅漢》已經創作很多年了,我自己都以為這個品種沒什么市場了。但是,我在北京了解情況時卻發現,作為中國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我的作品真品甚至都沒有擴散到這里。當代藝術陶瓷的市場潛力遠沒有表現出來?!?
對于收藏來說,當代藝術陶瓷的關注度何時會集中引發強烈的市場連鎖反應很難預測,但是按照藝術市場的擴展方式與資金流向特點分析,許多專家相信,現代藝術陶瓷的市場準備已經越來越充足,這一市場的騰飛不會太遠。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