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
榮譽
榮譽
年初收到一封從北京寄來的信,邀我入編《中國著名收藏家辭典》,因經常收到此類信件,就沒當回事。后來一位小姐從北京打來電話,自稱受省收藏協會某領導極力推薦,請我一定賞光入編此書。本人自知才疏學淺,受之有愧,但又不忍拒絕領導的好意和小姐不厭其煩的推介,只得金蟬脫殼,向她胡亂推薦了本地的幾名藏友后才得以脫身。
沒想到時隔不久,我陸續收到從北京寄出的,要我轉給某藏友的信件。一問才知道,這位藏友給編輯部寄去600元錢后,已入編該書。同時還收到了一本大紅證書,上寫:“某某同志被我會認定為中國著名收藏家。”落款蓋有香港精品推廣協會的鋼印。此書一出,他可真成了“名人”。從北京寄的信件如雪花般紛至沓來。有的邀請他代表收藏界去北京參加“時代英模——五一座談會”,地點設在人民大會堂,惟一條件是先交2980元會務費。有的邀請他到北京參加“中華脊梁——共和國杰出人物國慶表彰大會”,當然也要出錢。更荒唐的一份邀請函寫道:“鑒于您多年來為黨和人民作出的重要貢獻,特邀請您以貴賓身份,作為您所在地區的杰出代表,到北京出席黨魂——紀念建黨85周年系列活動。”要知道至今他還只是個普通農民,也沒有干出什么豐功偉績,這些邀請的事由與他的身份、職業和業績一點也不沾邊,也早已超出了收藏范圍。說穿了,不過是某些人千方百計地用收藏家的榮譽當誘餌,想盡辦法去騙藏友的錢。
這些來信的落款單位都挺唬人,有中國的,更有世界的。內容也五花八門,歸納起來有三類:一是稱這位藏友已被《中國當代收藏家大全》、《世界收藏名人榜》、《世界收藏大典》、《中國知名專家學者辭典》、《人民公仆》、《東方之子》……等書籍入編,請馬上寄錢拿書的通知。二是邀請他到北京參加名目繁多的各類會議出錢的通知。三是專門為他們這類名人推銷各種高檔收藏紀念品的廣告。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沒想到這位進城打工,居無定所,連通信地址都沒有的藏友,一夜之間就成了名人。這些人又是怎樣知道這個藏友的相關信息呢?邀請函上道出了原委:“是經人推薦和從各種報刊、資料中遴選而來。”原來信息是道聽途說的,榮譽是隨便自封的。如今這類信件還在源源不斷地寄來,已收到了一百多封。要把這些邀請函所要的錢都付出去,起碼得花上5萬多元。藏友有苦難言,我也后悔當初不該信口開河當這個推薦人“害人害己”。
人生在世,成名成家,入錄典籍,流芳百世是人人向往的好事,更是許多藏友一生的追求。但是收藏家的桂冠不是用錢可以買來的。搞收藏的人都知道“物以稀為貴”,如果眾藏友都花錢成了收藏家,那么收藏家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收藏家的名頭也就一錢不值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