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政書》集納政要往來
《黃陂政書》集納政要往來
《黃陂政書》集納政要往來
民國初年,竊國大盜袁世凱在舉國上下強烈反對稱帝的壓力下,做了83天皇帝后于1916年(民國五年)6月6日命歸黃泉。同年6月9日黎元洪依法接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黃陂政書》是收集黎元洪繼任時來往電報的重要文獻史料。它于民國五年七月由晉益書局石印。由清代光緒狀元、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編輯并題寫書名。
《黃陂政書》因黎元洪為湖北黃陂人而名,為古籍版式,書幅19.8厘米×13.2厘米,書黑口,單魚尾記號。全書18頁,每半頁16行,每行35個字,系楷體手書上版。
《黃陂政書》共收入6月9日至13日電報105件,內容一是黎為穩定政局主動發給當時一些舉足輕重人物的,意為要求承認與支持。二是收到的各方面來電,表示祝賀并充分表達了要求遵守《臨時約法》重建共和、希望全國團結努力建設國家的良好愿望。
孫中山在電文中指出:“中邦專制歷數千年,共和方新,忽被摧挫,去亂圖治愿力反前人所為,規復約法尊重國會尤不容緩……尤企公本高尚之旨趣、宏大之規模、勇毅之精神、精密之條理,與國民從事建設,天下幸甚。”
梁啟超在電報中要求:“請以明令規復舊約法效力。”他提出:“帝制禍首不懲無以謝天下,請分別拘留候判,必民氣平、民志定,然后一切興革乃有著手。”
進步黨黨魁孫洪伊在來電中強調:應“明令宣布嗣后一切政令均以民國元年參議院之臨時約法為根據,庶全國上下有所遵循。”
彭建標在電文中建議:“昔諸葛武侯出師表有曰: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此至理名言。愿公銘右。”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