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畫精品市場平穩(wěn)攀升 今春將再續(xù)行情
古書畫精品市場平穩(wěn)攀升 今春將再續(xù)行情
古書畫精品市場平穩(wěn)攀升 今春將再續(xù)行情
古代書畫市場多年來一直在平穩(wěn)攀升中,近一兩年,古書畫的藝術和收藏價值得到越來越多的藏家認同,古書畫市場也開始出現令人振奮的強勁上漲行情。即將開槌的今年內地春拍,也不乏古書畫精品。像中國嘉德拍賣公司征得賞真齋所藏明清書畫18件(套),在京城拍場近年推出的古代書畫“一家所藏”中,如此整齊、有分量的珍藏實不多見,并且這批古書畫品質真實、品相上乘、藝術水準精湛,相信將極大地推動古書畫的市場行情。
這批藏品中,有兩件明代名家山水小品非常可愛。一件是錢谷的《春山游騎》扇頁,另一件是項圣謨的《茅亭觀泉》立軸。錢穀(1508年生,卒年不詳)字叔寶,蘇州人,是文征明大師的得意弟子,“吳門畫派”中堅人物。《春山游騎》扇頁是典型的明代灑金箋本,構圖十分講究。畫面以一片湖水為主體,而以遠山、近岸、曲尺狀的堤壩及小橋、樹木對湖面加以巧妙切分,顯得層次分明,闊而不空。青綠設色中又以朱砂點染出人物的紅衫和小橋的朱欄,鮮明奪目。此扇曾為惠均(1902年至1979年)舊藏。惠氏為北京著名山水畫家。項圣謨(1597年至1658年)的《茅亭觀泉》軸是墨筆紙本,畫心面積不足2平尺,但畫得很繁復,很精心。這張小畫左下角鈐有一方“伯淵審定真跡”印。伯淵即孫伯淵(1898年至1984年),滬上老一輩書畫碑帖收藏鑒定家,他的印鑒為此畫增添了分量。
鼎鼎大名的明代遺民萬壽祺的《山水四段卷》是一件極為稀罕的作品。萬壽祺(1603年至1652年)字年少,崇禎三年(1630年)舉人,徐州著名的才子。明亡后組織義軍抗清,事敗,削發(fā)著僧服,自號慧壽。他的書畫作品,傳世量少之又少。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能夠得到,也樂意收藏萬壽祺書畫的人,應該是那些與他密切來往、相濡以沫的反清復明同志。賞真齋這卷《四段山水》,就正屬于這種情況。從藝術上看,這卷畫的格調和技法都是相當高超的,與八大山人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卷前有乾嘉名士徐堅隸書引首,后有嘉道名家沈欽韓、何紹基題跋(何跋為吳云所作,極為精到,具有獨立的書藝價值),再后有民國余紹宋、當代陳此生題跋,可謂承傳有序。
《石渠寶笈》著錄的書畫,由于其特殊的文化、歷史地位和資源的稀缺性,一直是拍場上的熱點,實力雄厚的藏家,莫不以擁有一件內府舊物、帝王珍玩為快事。賞真齋上拍的兩件《石渠》精品,肯定不會使這些藏家失望。錢維城《雁蕩圖》為紙本青綠設色手卷,長達7.3米有余,是作者在創(chuàng)作全盛時期花費極大精力為“供御”傾心締構的一件杰作。在《石渠寶笈》所收160件錢氏作品中,也算數一數二的重器。與《雁蕩圖》在尺幅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丁觀鵬的《伯牙撫琴圖》卷,它的畫心面積不足一平方尺,真是玲瓏小巧。此雖小品,卻用上了丁觀鵬全副本事:人物、亭臺(船)、山水、草木無一不精,設色淡雅,格調清新,雖寫山野高士,卻饒富貴氣息。因此,區(qū)區(qū)小卷,竟也有乾隆親筆御題“高山流水”四字,當時寵遇,可見一斑。
乾隆帝去世后,他的大批書畫文玩被嘉慶帝封存于紫禁城西北隅建福宮區(qū)的靜怡軒、延春閣、敬勝齋、妙蓮華室等建筑中,百余年無人過問。1923年廢帝溥儀偶然發(fā)現了這些寶藏,命人清點。不久建福宮就突發(fā)大火,片瓦無存。據《石渠寶笈三編》的記載,丁觀鵬《伯牙撫琴圖》當年正是貯藏在被火焚毀的靜怡軒內,它是如何逃過此劫,走出宮門的?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火前早就被太監(jiān)們盜出了。靜怡軒內的另一件丁觀鵬小手卷《爛柯仙跡圖》2005年由海外回流上拍,當年應是與《伯牙撫琴圖》同時流出故宮的。這兩件小畫,題材一“棋”一“琴”,面積仿佛,風格一致,都帶四字御題,又貯藏于同一房間,恐怕是丁觀鵬有意成對創(chuàng)作的。此次《伯牙撫琴圖》的上拍,給它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重新聚首的可能。不知“延津劍合”的美好故事,會不會在當代重演?
賞真齋此次上拍的清代文人山水,有幾個名頭頗不易得,如王原祁的族弟兼學生王昱所作《層巒聳翠圖軸》,此軸的難得之處在于尺幅特大(152.6厘米×86.6厘米),氣象宏闊,構圖十分繁復謹嚴,決非泛泛應酬之作可比。此外,張宗蒼《仿吳仲圭山水軸》、勵宗萬《仿元明山水冊》、錢維喬《茅屋讀書圖》扇頁、董誥《策杖訪友圖》扇頁都是畫家風格成熟時期的作品,十分“開門”。
據悉,本次拍賣將于5月12至13日在北京嘉里中心登場,提前3天舉行預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