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嘉德2007春季拍賣會五月九日拉開帷幕
中國嘉德2007春季拍賣會五月九日拉開帷幕
中國嘉德2007春季拍賣會五月九日拉開帷幕
中國嘉德2007年春季拍賣會將于2007年5月9日至13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飯店隆重登場。此次春季拍賣會將推出精美拍品約5600件,包括中國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當代書畫、中國油畫及雕塑、當代藝術、瓷器工藝品、古籍善本等各門類拍賣專場;與往屆不同的是,郵品錢幣銅鏡部分首次另辟拍賣時段,將于5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寶辰飯店單獨舉行。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雁南女士表示:“這次春拍在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將繼續堅持走精品路線原則,在考慮市場因素的同時,注重藝術品的學術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質量。憑借穩健的發展戰略和精選的參拍珍品,相信此次嘉德春拍將為當前藝術品拍賣市場傳遞更多的積極信息。”
此次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的各個專場均有上乘精品上拍,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有品相極佳的董其昌名作《為玉儉寫秋山圖》;“靜觀居藏傅抱石、張大千精品專場”薈萃了兩位大師各時期的九幅代表佳作;中國油畫專場隆重推出藝術大師陳逸飛先生創作于1972年的代表作《黃河頌》,它的出現將掀起油畫界與藝術品收藏界的關注熱潮;瓷器部分有備受藏家們青睞的明青花精品和一件清雍正粉彩御用香爐,以及18件波士頓美術館委托拍賣的中國清早期瓷器;古籍善本更堪稱件件珍品,如宋刻本《五燈會元十卷》(存五卷),元至正乙酉年刻本《蒼崖先生金石例十卷》,清乾隆嘉慶四色活字套印本《陶淵明集八卷卷首一卷附錄一卷》等堪稱件件精品,價值頗高。
此次春拍前還將安排100多件精品赴上海和青島進行巡展,展品中包括了陳逸飛的《黃河頌》等重要拍品。巡展定于4月20日—22日在上海龍之夢麗晶酒店以及4月25日—27日在青島香格里拉飯店舉辦。
中國書畫
古代書畫專場薈萃宋元明清歷代作品230余件,呈現出傳統書畫藝術溫文爾雅、和諧精致的風范。同時,時空跨度的巨大也造就了風格的變幻和多元,給現今藏家的選擇帶來無限的空間。年代最早的當數南宋馬麟《梅竹圖》,保存良好,是可遇不可求的南宋花鳥作品。皇家收藏作為收藏圈永恒的題材,總是備受關注,此次《石渠寶笈》著錄的作品共有4件,以錢維城《雁蕩圖》手卷最為引人注目。另有丁觀鵬《伯牙撫琴圖》手卷,系所傳丁觀鵬所繪“琴、棋、書、畫四卷”遺珍之一;陳善、陳枚、張為邦、戴洪等宮廷畫家集體創作《群仙獻壽》冊頁;以及乾隆帝的遣興親作《歲寒三益圖》。文人畫一直是傳統中國畫的主流,近年來越來越受到藏家的重視,價格的攀升也大有風聲水起之勢。當中首推南宗大家董其昌技藝成熟之作《為玉儉寫秋山圖》,用絹極精,保存如新,畫作則色墨清凈明朗,高雅絕塵,一卷在握,美不勝收。此外,惲壽平的《仿古山水冊》,石濤的《荷花圖》立軸,羅聘的《看花古佛圖》立軸等作品也均堪稱名件,值得關注。
“靜觀居藏傅抱石、張大千精品專場”以兩位大師的十幅極為精彩的作品組成,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藏界熟知的名件,是藝術大展或專業出版物必不可缺的棟梁之作。傅抱石的《布施圖》、《虎跑泉》、《屈原》、《洗桐圖》、《緗夫人》;張大千的《喬木芳暉》、《長風萬里》、《摯扇仕女》、《文苑圖》、《天懸瀑布》,將兩位大師各時期的典型風貌和題材集聚一堂,堪稱一場難得的精品薈萃。
近現代書畫450余件作品分為兩個專場拍賣。以齊白石、徐悲鴻、溥儒、張大千、傅抱石、吳湖帆、于右任、豐子愷、朱屺瞻、李可染等名家的作品最為精彩。徐悲鴻《賣花女郎》作于1938年四川,后再贈友人時重題,是一幅畫家特別創作的作品,此稿以后未曾再見重復。作品原裝原裱,簽條“賣花女郎”為徐悲鴻親筆所書,十分珍貴。齊白石的《鐘馗渡河圖》也是少見的樣式,除此外從未見其畫過渡河的鐘馗。齊白石在題識中自言:“從來畫鐘馗者,冬心翁畫醉鐘馗,記已詳載,未有畫鐘馗渡河,有之,自此圖始。”作品應屬大師破除陳規,有意創新之作。此外,今年適逢李可染先生誕辰100周年,在一系列出版和大展之前,嘉德仍推出了幾幅不可多得的佳作,尤其值得留意的有《峽江行舟》、《萬山行》、《觀瀑圖》、《春雨江南》、《清漓帆影》等,實數不易。
值得關注的還有近十幅溥儒臺灣時期的作品,以往大陸藏家較少看到溥先生渡海之后的畫。實際他晚年在臺灣潛心創作的十幾年是他藝術生命中很重要的時期,本次諸如《雙鴿》、《高閣危巖》、《山水對屏》,都堪稱佳作。
臺靜農(1902-1990),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是“五四”時期北京地區重要的文學社團未名社的主要作家,有“安徽四杰”之譽。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1946年赴臺從事教育工作,執教臺灣大學,被尊為“新文學的燃燈人”。臺靜農與張大千30年代初在北平相識,常共聚唱和詩文,品談書畫。此次征集到張大千贈臺靜農書畫8幅,有表現大千取法敦煌,善畫人物衣冠的《印度仕女》也有常在年節懸掛于臺老客廳的《壽桃》,張張畫作都記載著兩位老人的友誼。
中國油畫及雕塑、當代藝術及中國影像藝術
油畫部分繼續秉承“尊重歷史,尊重學術,尊重市場”的原則選擇拍品,在藝術標準上更加嚴格,力爭把具有開創意義、具有鮮明個人藝術風貌的代表性藝術家的經典作品推介給廣大的海內外收藏家。在保持了2006秋拍設立的中國油畫及雕塑專場、當代藝術專場兩個專場的同時,還特別推出中國影像藝術專場。
中國油畫及雕塑專場,匯集了老、中、青幾代油畫家的精品佳作,其中不乏具有博物館級收藏價值的歷史經典巨作,相信有實力同時又有宏圖大志的海內外收藏家、收藏機構不會與之失之交臂。這其中首推已故油畫家陳逸飛先生創作于七十年代初的代表作《黃河頌》。這幅作品是陳逸飛早年成名作品中第一幅獨立創造的巨幅寬銀幕式油畫,曾激發當時全國美術界的極大關注并獲得一致贊賞,也是陳逸飛“自認為最得意的作品”。同時推出的還有他后期創作的《朝圣路上》、《初秋》兩件精品。宗師級油畫家作品有徐悲鴻的《法國公園》、顏文樑的《冬日朝陽》和《湖塘夜歸》、林風眠的《仕女屏風》等,以及中國民國時期油畫早期發展中各學派畫家丁衍庸、胡善馀、李宗津等的作品,呈現了前輩藝術家對外來油畫中國化的理解,都極具學術與歷史價值,值得關注。泰斗級油畫家的代表作則有靳尚誼的肖像力作《畫僧髡殘》和吳冠中的《紅蓮》,還有韋啟美、蘇天賜、羅爾純等的作品。中年一代的油畫家作品有艾軒的《瓦切村的三月》、楊飛云的《十九歲》、王沂東的《新娘》、《回娘家》,俞曉夫的《畫室之二》、冷軍的《桃》等,他們都是當今中國油畫界的中堅力量,藝術創作處在巔峰期,作品的藝術質量自不待言。更年輕一代的如范勃的《沙發上的少年》、馬琳的《寒冷地帶之七》、張義波的《沉思》、常青的《凝視》等作品,體現了他們這一代各異的藝術探索面貌,擁有未來較大的市場升值空間,值得藏家特別關注。
當代藝術專場,延續了去年秋拍“中國當代藝術二十年”專場的整體性、學術性、歷史性、體系性,全方位市場化展示中國當代藝術的指導思想。攝影與影像化類的有任戩、祁志龍、尹齊、王興偉、張大力、葉紅杏等的作品。卡通與波普類的如王廣義、俸正杰、季大純、熊宇、方亦秀等的作品。具有愉快的繪畫性質,重返技術,重返繪畫潮流之傾向性的作品,構成本場的主力陣容,這也是當下國際與國內一種共同的藝術趨勢,這其中有表現性的周春芽、嚴培明、曾梵志、劉安平等的作品,有更為學院化,更重現實批判性的一類作品,如劉小東、申玲、陳曦、馬軻、楊永生等的作品。以及以更觀念、更學理化的以純抽象風格出現的孟祿丁、劉鳴、陳若冰等的作品。隱喻與諷喻傾向的作品也占有相當的份量如劉溢、陳明、周鐵海、唐志岡、李小鏡等的作品。而從民族與民俗的角度切入當代藝術探索的也很多,如谷文達、任小林、張方白、宋紅雨等的作品。特別要提醒藏家注意的是本場出現的如張曉剛、尚揚、毛旭輝、丁方等人的早期作品,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應特別關注;而此次上拍的劉小東的《合作》,創作于1991年并參加過在北京舉行的“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展”,畫面中有30多個人物,是難得的精品。
中國影像藝術專場以當代影像為主,將推出王慶松、繆曉春、馬剛、崔秀聞等藝術家的近百件作品,這將是國內首場以當代影像藝術作品為主體的專場拍賣。區別于傳統的新聞、戰地、民俗、風光等門類的攝影作品,當代影像藝術作品在國外已形成了成熟度很高的市場,而在國內這一市場則剛剛起步。本專場將按照國際同類拍賣規范進行操作,以加深國內藝術收藏界對此門類的了解與認識,同時滿足逐漸提升的市場需求。
瓷器工藝品
清代瓷器中會出現一件精美的清雍正粉彩御用香爐,無論在造型、燒造工藝、繪畫風格上都彰顯出清雍正時期皇家御用瓷器的特征,是一件極為罕見的作品。另有清嘉慶粉彩嬰戲大瓶是一件藝術品市場中不太常見的嘉慶粉彩大器,會讓眾藏家眼前一亮。
瓷器部分中還將亮相一批明永樂時期到民國的各時期瓷器精品。其中將呈現幾件難得的明青花珍品。“明永樂青花輪花紋抱月瓶”,形制仿照阿拉伯銅器秀美別致,紋繪纏枝花卉紋,有濃郁的西亞色彩。釉質肥厚晶亮,青花伴有鮮明的蘇麻離青凝跡。另有具永樂時期典型特征的“扁腹綬帶葫蘆瓶”,不失為一件標準的融合西亞風格的明初青花陳設器。宣德時期的“青花蓮瓣紋臥足碗”,釉質潤澤,微微泛青,紋飾嚴謹細膩,有鮮明阿拉伯風格。青花自然暈散,筆觸加深處形成濃重的凝聚結晶斑,深入胎骨。底部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屬難得上品。
“波士頓美術館藏中國清早期瓷器”專場也將成為全場的焦點之一。此次拍賣不僅是波士頓美術館首次將館藏文物推向國外拍賣市場的創舉,同時也開創了中國拍賣公司接受海外博物館委托拍賣的先河,更是國內拍賣行業發展的又一里程碑。
工藝類拍品中,玉器、犀角、印章、竹木雕藏品各具特色,異彩紛呈。此次從海內外藏家處征集的玉器藏品,會很好滿足近年藏家對玉器精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如不可多得的乾隆時期宮廷造玉精品,“清乾隆白玉雕福壽雙耳洗”和“清乾隆白玉雕蝙蝠梅花如意”。“雙耳洗”不僅玉質甚佳,雕工有典型的“乾隆工”之特點,造型更寓意“福”、“壽”,應為祝壽特別雕造。“如意”則玉材寬厚碩大,玉質晶瑩溫潤,整材雕成,實為難得;其上部浮雕云蝠牡丹,柄部線條流暢優美,浮雕梅枝、梅干與梅花,刀工硬朗,淋漓地表現出梅花的桀驁性格,柄尾部呈圭首狀。
另值得推薦的是犀角類藏品的中的一件亮眼之作,即“明末清初高浮雕赤壁夜游圖犀角杯”,器身浮雕“赤壁夜游圖”,構圖精巧,畫面飽滿傳神,獨具匠心。除以上所涉精品,還有明銅鎏金多聞天王像、廣目天王像兩尊,明清印章、竹雕工藝品、田家青先生制作的紫檀家具等眾多門類的精品呈現給廣大愛好者。
古籍善本
古籍善本專場一直是嘉德拍賣會上備受矚目的部分,這次春拍將有從大洋彼岸征集而來的荀齋陳澄中先生舊藏、東瀛舊家收藏以及國內常熟翁氏舊藏,其中不乏驚人珍品亮相。總結這次古籍善本專場的特點即為:“稀(少)”、“奇(特)”、“古(遠)”、“怪(罕)”。
所謂“稀少”是指此次古籍善本拍品中不乏驚人珍品亮相,其中包括明嘉靖刻本三件:一、明嘉靖南亭彈琴室刻本《陶淵明集十卷附錄一卷》,為嘉靖版名品;二、明嘉靖十四年幾望洞易書院刻本《唐王右丞詩集六卷》;三、明嘉靖刻本《荀子二十卷》,此本首有元和十三年序,尾有補抄淳熙八年錢佃識,黃丕烈定此本為翻刻錢佃本,并以宋本手校,品相完美;此外,拍品中的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湘山野錄三卷續湘山野錄一卷》是流傳有序的珍品;清乾隆嘉慶時期四色活字套印本《陶淵明集八卷卷首一卷附錄一卷》,流傳至今實為罕見,堪稱書中寶物,在中國古代印刷史中占據重要地位。
“古遠”是指此次春拍中有歷來備受收藏界關注的宋元古刻本,極為名貴。其中釋普濟撰宋刻本《五燈會元十卷》存五卷,內鈐有釋氏明漸、王印世鐘、閬源真賞、王印定安、陵王氏寶宋閣收藏之印等名家印鑒,與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9615號行款相同,應為同一部書,疑為當年陳澄中售書時所遺漏。另有元至正乙酉年刻本《蒼崖先生金石例十卷》,鈐印、題跋眾多,先后被明代著名藏書家、書畫家錢谷懸磬室,清代元和黃丕烈士禮居、虞山張蓉鏡小瑯寰仙境,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等名家收藏。再有,元至正刻本《增修互注禮部韻略五卷》,由毛晃增注、毛居正校重增。此書首有紹興三十二年衢州毛晃進書表,五卷全。此書早年流入日本,傳承至今。
“奇特”是指拍品中的明萬歷刻本《皇明三元太傅商文毅公年譜四卷》,扉頁有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時所鈐“存目”印記,并有四庫全書纂修官鄭某書題記,列“可不錄”,入四庫全書存目。最奇之處即后有“辛酉春日瀛洲亭書”批語,從口氣到筆跡,似為紀曉嵐手筆。從以上諸多印記推斷,此書應為乾隆時編撰《四庫全書》底本無疑。
“怪罕”是指拍品中的明末至清初手寫本《霜哺篇》,為明末清初常熟孝子袁重其為感念其母寡居貞節、悉心養育之恩所輯。原書共有四十余卷,至道光年間已散殘,書中有多位明末遺民、鄉賢、學者的題詩題字題跋,包括宋曹、方夏、席之(世珍)、翁應祥、孫永祚、雷珽、湯潛、俞南史、陳煌圖、沈祖孝、孫枝慰、姚文熒、馮煌、鄧焮、楊能格等一百二十余人,實為罕見。如原書四十余卷都保存至今,應當有一千多人為之作跋。更令人驚詫的是,一百四五十年后,袁重其后人、乾隆嘉慶年間蘇州府著名藏書家袁廷儔,同樣也是少年喪父,由慈母撫養成人。袁廷儔成人后,遍請當時名家五百余人,仿效其先祖袁重其,又編《霜哺遺音六卷》,這也算是造化弄人了!
郵品、錢幣、銅鏡
此次郵品、錢幣等項目將在嘉德春季大型拍賣會后單獨設立專場,于5月22-25日在北京寶辰飯店三層宴會廳進行拍賣,這是嘉德業務結構性調整的重要一步。中國郵品、錢幣等項目收藏市場日漸活躍,脫離大拍進行專時專場拍賣,令此部分拍賣時間更加從容,物品更加豐富,門類分化更細,包括也可以對給予客戶更加從容和細致的前期指導和后期服務。
首次獨立開場嘉德郵品、錢幣部就給大家帶來了馬定祥幣藏、李安深收藏、林崧郵藏三位大家的珍貴藏品,值得期待。
郵品
嘉德郵品部此次準備了有分量的郵品呈現給廣大藏家。本屆郵品專場上會亮相近三百項林崧的藏品,其中可以說解放區的票品基本齊全。尤以“1946年2月16日從山東莒縣寄天津小站,正背合貼山東戰郵八一建軍紀念郵票10分共十枚之實寄封”最為搶眼,它不僅是迄今存世貼該票數量最多的,而且還是最著名的實寄封之一,并極具郵史價值。新中國郵品板塊中佳品聚集,領軍珍品為十分著名的1968年撤銷發行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郵票;以及紀念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蔡倫像郵票4分五十枚全張一件,其中包括著名的“公元前”錯體票一枚,該全張品相上佳,是不可多得的藏品。郵票之外,還有1973年浙江掛號寄南京剪紙圖紅綠郵資封一件,該封郵資圖為綠色軍民聯防,左下剪紙圖為紅色電力工人,但該套郵資封中以這種“電力工人”最為稀少,而掛號實寄品是首次亮相拍賣會,定為郵政用品愛好者所矚目。
錢幣
錢幣部分會將已故著名錢幣專家馬定祥先生的八百余項舊藏集中呈現,首次開創了藏家個人的錢幣拍賣專場。這次專場中最耀眼的二顆“明星”都是清代同治年間發行的,一件是同治十年(1872年),由甘肅官錢鋪發行的甘肅同鈔壹千文,它是同治年間由地方政府發行的唯一官方紙幣。另一件是同治六年(1868年),由清代名將左宗棠在任陜甘總督時,以陜西巡撫部院之名義為頒發軍餉而發行的專用銀票。
金屬幣方面,該專場更為您提供了一系列的精品。值得一提的是民國十八年的正孫中山像背嘉禾圖壹圓銀幣之金質呈樣試鑄幣。該幣的銀質呈樣試鑄幣存世僅三枚,其中一枚在中國嘉德03春拍上以76萬元成交,之后在嘉德06春拍上再創143萬元的新紀錄。
民國時期的機制幣中珍品林立,馬定祥先生的珍藏更是鶴立雞群。十分罕見的例如,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金本位壹圓銀幣的紅銅試樣就,是國民政府實行金本位制時,由上海造幣廠最先試鑄之樣幣,存世僅四、五枚。民國十五年張作霖像陸海軍大元帥壹圓紀念銀幣黃銅試樣則是一件存世孤品,該幣的金質呈樣曾在嘉德06春拍上以319萬元成交,打破了中國錢幣拍賣的世界紀錄。
金屬幣專場中,有難得存世的元代揚州五十兩元寶。也有從日本征集而來,光緒丁未年造庫平一兩大清金幣,以極易受損的材質流傳至今,絕屬鳳毛麟角,此次呈現的一枚則是完美無瑕,可遇而不可求。同樣征集自日本的1901年香港貿易精鑄(PROOF)金質樣幣是由英國皇家造幣廠雕模,印度加爾各答造幣廠鑄造者,其存世量僅6枚,是著名的最稀罕錢幣之一。
銅鏡、雜項
此次拍品著重挑選了藏家最為欣賞的唐鏡,其中包括八角形獸鈕鸞鳳瑞獸葡萄鏡一面,鏡形罕見,保存完好,具有唐鏡之典型特征,有很好的收藏研究價值。另有圓形圓鈕摩羯瑞獸鏡、八瓣菱花形銀背花枝鏡均是工藝精湛、造型精美,不可多得,極具藝術與收藏價值。
另推介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奏折一件,內容涉感謝“恩命調補福建水師提督并臺灣領總兵”,并有乾隆朱批“一切如奎林實力勉為之”,涉及清王朝收復臺灣后史實之奏折十分少見,極具史料價值。以及一本難得可貴的火花冊,1930年的《中華全國火柴同業聯合會會員各廠商標式樣》貼火花冊(共五十二頁),貼有火花二百九十枚。該冊被已故著名收藏家王藜青先生視為“火花之寶”,此次現身是豐富藏家火花收藏的天賜良機。
關于中國嘉德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是以經營中國文物藝術品為主的綜合性拍賣公司,總部設于北京。每年定期舉辦春季、秋季大型拍賣會,以及“嘉德四季”拍賣會。公司設有上海、天津、香港、日本辦事處及北美聯絡處。
公司常設文物藝術品拍賣項目包括:中國書畫、瓷器、工藝品、油畫雕塑、古籍善本、碑帖法書、郵品、錢幣、銅鏡、珠寶翡翠、鐘表等大類。經過中國嘉德的努力,諸多國寶級的珍品如“翁氏藏書”、“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唐摹懷素食魚帖”、“宋高宗手書養生論”、“朱熹春雨帖”和“出師頌”等重要拍品,或從海外回歸大陸,或從民間流向重要收藏機構;同時,各項目不斷有突破區域性以及世界性藝術品拍賣成交最高價的紀錄,如“清乾隆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2004年春拍)、“清乾隆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2006年春拍)、《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2005年秋拍)和《在新時代——亞當夏娃的啟示》(2006年春拍)等均創造了各項目的歷史最高價。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