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冊長春集和不彫集將亮相永樂春拍
畫冊長春集和不彫集將亮相永樂春拍
畫冊長春集和不彫集將亮相永樂春拍
時間:2007-04-26 11:57:00 來源:永樂拍賣
拍賣
>畫冊長春集和不彫集將亮相永樂春拍
想象一下:兩本姊妹畫集收納了石魯、黃胄、吳作人、黃永玉、李苦禪和關山月等23位著名畫家的48幅精品真跡,這些名家分別代表了京津、金陵、嶺南、長安等中國近現代主要畫派,每個人單獨拿出來都有大量的作品在藝術收藏市場上炙手可熱。
這兩冊罕見的畫集---《長春集》和《不彫集》將于5月中旬亮相于北京永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2007年春季拍賣會上。
《長春集》和《不彫集》是為紀念《香港明報》創刊二十周年,于1979年特別出版的紀念畫冊。從金庸先生的序言中了解到,取名《長春集》和《不彫集》,即含有長盛吉祥的意味,同時也表達了對畫冊中的書畫家的敬意。
這兩冊畫集涵蓋了中國近現代各書畫流派的代表人物。匯集了京津部分的李苦禪、王雪濤、白雪石,金陵畫派的宋文治、亞明、魏紫熙,嶺南畫派的關山月,長安畫派的石魯等二十三位畫家的四十八幅精品。這些繪畫雖然都是小品,卻是逸品。畫作中大部分都署“郝明”上款,可見是友人間藉以留念的即興之作,這就像互通情誼的書信,比之大幅作品往往具有更多的真實情感,每幅畫面都有一種清新舒暢的感覺。因此這兩冊小品畫充分代表畫家們的藝術造詣和中國傳統文人水墨畫的風格。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政治動亂使藝術家們無法全身心地專注于創作,往往迫于“政治需要”而創作不同類型的宣傳畫和廣告畫。盡管這些作品也有精彩之處,但在某種程度上,藝術的發展空間還是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所幸的是,這段時期的一些藝術精英并沒有因意識形態的束縛而放棄對藝術的執著與忠誠。這種責任感激勵著他們通過各種不公開的方式闡釋著自己對繪畫藝術真正的理解。
《長春集》和《不彫集》畫冊中的作品乃創作于七十年代中、后期,是畫家們在極為艱困的環境中,在被迫努力創作宣傳畫之余難得的自由創作,是他們精神解脫的清泉。
如此背景下編纂成冊的兩部畫集就更加彌足珍貴吧!可以想象,永樂春拍(5月15日)及預展(13、14日)期間,估價在200萬至250萬元人民幣的《長春集》和《不彫集》必然成為北京長城飯店現場的焦點之一。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