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場開得太多 有些就沒啥古玩了
古玩市場開得太多 有些就沒啥古玩了
古玩市場開得太多 有些就沒啥古玩了
藝術品、古玩收藏之風近年越刮越“火”。昨天,全國各地知名的古玩市場代表云集杭城,參加由全國工商聯古玩業商會主辦的中國古玩市場論壇,如此規模的古玩業峰會尚屬首次。古玩市場的發展走向也成為收藏界共同關注的話題。
小收藏蘊藏大市場
近幾年,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社會安定,古玩收藏又成為現代人追求的文化
時尚,古玩市場交易量不斷飆升。而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杭州,同樣興起了收藏市場熱。透過這些古玩市場交易紅火的表象,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值得我們重新審視和關注。
杭州收藏品市場可謂杭城古玩收藏市場的一個代表。經過十年的發展,已從當初單一的專營郵票、錢幣、磁卡,發展成為全面經營工藝品、玉器、陶瓷器、書畫、雜件等綜合性古玩市場,成為杭城收藏愛好者的好去處。收藏品市場以人們喜聞樂見的集市形式,為民間收藏文化提供了展示的舞臺。
規范競爭是當務之急
據與會的全國工商聯古玩業商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文物藝術品收藏的紅火,也使得各地出現了一些古玩收藏品市場。據了解,國內現有此類市場數千家。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民間收藏的快速發展。但發展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和困惑,如一些中小城市相似的收藏品市場竟然多達10多家,可見競爭的激烈程度。經營品良莠不齊。“資源是有限的,所以有的古玩市場已沒什么古玩了,更像個工藝品市場。”與會代表這樣反映。
在此次論壇上,與會人士就古玩市場應該如何追求誠信、打造市場品牌,如何形成自己的經營特色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其中,古玩市場的定位成了大家最為關心的一大話題。避免同質化競爭、構建收藏文化平臺的做法,成為同行們討論的熱點。“市場想生存、想發展,定位很重要。各地的古玩市場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文化背景來定位,而不是千篇一律。”有專家指出,如果都定位在古玩身上,必然會導致惡性競爭。要想打破眾人擠獨木橋的現象,各商家不妨開辟一些有特色的業務,比如可以開辦修復、古玩配件等的經營項目。專家們還認為,隨著民間收藏的不斷發展,隨著古玩市場經營者的不斷成熟,當今文物藝術品市場的三駕馬車——古玩市場、文物商店、藝術品拍賣行會發展得更健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