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解讀的江南•2007年江浙滬水墨畫家作品邀請展首展亮相杭州
無法解讀的江南•2007年江浙滬水墨畫家作品邀請展首展亮相杭州
無法解讀的江南•2007年江浙滬水墨畫家作品邀請展首展亮相杭州
時間:2007-04-24 08:47:00 來源:
名家
>無法解讀的江南•2007年江浙滬水墨畫家作品邀請展首展亮相杭州
 |
由江蘇、浙江和上海三地當紅水墨藝術家參加的無法解讀的江南•2007年江浙滬水墨畫家邀請展于4月21日晚7時在杭州秀空間藝術會所舉行盛大預展酒會,在這個題為“激情江南夜”的藝術派晚會上,還進行了本次展覽之前便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文獻畫冊首發儀式,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河南、山東及浙江等地藝術家、藝術經紀人、藝術機構和新聞媒體代表40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4月22日,在與秀空間藝術會所一街之隔的愛藝社展示中心則推出的本次活動首展——從而開啟陸續在溫州、南京、上海和北京巡回展序曲。
“無法解讀的江南•2007年江浙滬水墨畫家邀請展是一個‘玄機重重’的展覽,將在每一個巡展地點揭曉一個謎底”。愛藝社藝術總監邢禾佳妤如是說,“這次展覽不僅要體現出三地藝術家因為不同地域所造成不同的藝術追求,而且還要讓觀眾看到一個在圖象背后不一樣的江南”。
4月21日晚,在秀空間藝術會所“抖”出了本次展覽的第一個謎底——天書。在該展覽文獻畫冊中,展覽策劃團隊精心打造的一篇全部由生僻字和電腦亂碼所“撰寫”的《解讀江南》文本讓在場的人大跌眼鏡,無法解讀的文本和無法解讀的圖象揭示了當下文化生存狀態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在讀圖時代的今天,我們對物象、事件的闡述、描述和講述往往是背道而馳的,甚至是錯位的。
本次展覽共推出尚可、崔進、胡萬良、謝海、馬鋒輝、孫海峰、陸春濤、劉西潔、蔡廣彬、王國斌、張靈、劉紅沛、李戈曄共14位藝術家的70幅有關江南題材系列水墨畫作品。有意思的是,本次展覽還展出了由江蘇、浙江、上海及北京等地攝影藝術家專門為本次展覽所拍攝的三地人文圖片,加上由本次展覽學術主持謝海所撰寫的《洗盡鉛華南京的前世今生》、《天堂般的杭州是那么的近又是那么的遠》和《上海本來就應該是一個花花世界的地方》等文獻資料,讓人耳目一新。
據介紹,本次展覽所邀請的藝術家大多是圈內的“勞模”,所以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來準備便修得“正果”,所展出三地水墨畫家對江南風土和風情不同的解讀,形成了一種強烈的視覺和心理反差,將讓人著迷。江浙滬的水墨畫家創作強調一種解讀的感受力。解讀是一種審視的方法,它不僅需要自己的理解還要告訴別人他理解的層度,解讀不在于物象美還是不美,在于對于內容中立態度的審視。美的標準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甚至是前后矛盾,而“審”是一以貫之的技巧,當習以為常的事物和行為一旦被審視,被思考,被呈現,被呈現之后的再審視、再思考,那么,它就有了超越尋常的意義。解讀是姿態,可能有時候的解讀離題萬里,可能有時候的解讀避重就輕,可能有時候的解讀不動聲色、超然物外的體驗,但這投入的方法,它永不過時。
無法解讀的江南•2007年江浙滬水墨畫家邀請展不僅僅是一個具有特色的藝術流派展覽,它還顯現了東方文化與外來文化融合之后在地域文化牽引下的多樣性,又著力闡釋了江南文化流變的可能性。江浙滬三地緣于交通的便捷、文化底蘊的豐厚、經濟實力的強大,文化間的交流應該是頻繁的,而事實上舉辦如此大規模的水墨展覽在杭州并不多見。
據悉,本次杭州站的展覽將于4月28日結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