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畫師紛紛試水金華書畫市場
外埠畫師紛紛試水金華書畫市場
外埠畫師紛紛試水金華書畫市場
我市藏界反響不一
17日,300余件來自安徽合肥飛揚畫院的畫師作品在市區艾青紀念館舉行預展,與此同時,中國繪畫藝術研究院、書法藝術研究院的三位畫家也在市區古子城“藝海軒”畫廊舉辦該畫廊成立以來的首次畫展。短時期內,外埠畫院集體試水我市書畫市場,雖尚未有具體結果,但在相對疲軟了一段時日的我市書畫市場,引起了一絲微瀾。
外埠畫院金華“搶灘”
據了解,此次安徽飛揚畫院的300多件作品將于本周日在市區艾青紀念館舉槌付拍。從本周二預展開始,一些畫家就已親赴展館,以現場作畫的形式“招攬生意”,期望能得到前來觀展的收藏愛好者的認可。
“外埠畫家以畫院的形式集體試水金華書畫市場,在我市并不多見。”此次拍賣承辦方一趙姓工作人員表示,雖然這種形式能否為我市收藏愛好者所接受,展覽是否能讓舉辦方和承辦商達到預期目標尚是個未知數,但一些外埠畫院還是比較看好我市的收藏氛圍和城市的文化底蘊。
“藝海軒”畫廊負責人汪錦福說,從大老遠的山西太原將畫廊開到金華,也是源于看中這里的書畫消費能力。畫廊開張后的第一次畫展也存在抱著先試一試的心態,從北京的中國繪畫藝術研究院、書法藝術研究院請了三位畫家打前站。
畫家:我為南北文化交流而來
“這是我第一次來金華辦畫展。”出生于河北,現年52歲的北京職業畫家賈向國告訴記者,金華的文化氛圍早有耳聞,加上聽說地方經濟發展也比較好,有一批喜愛繪畫和愛好書畫收藏的群體,于是在“藝海軒”的邀請下和其他兩位畫友一起來看看。
賈向國說,傳統書畫上常有南派、北派之說,2004年自己曾隨中國藝術家代表團赴歐洲六國藝術交流,這次金華之行也算是一次南北文化交流吧。據了解,賈向國現為中國繪畫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擁有國家一級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等諸多頭銜,不但擅長傳統中國水墨畫,還擅長油畫,其作品曾多次在全國美展、中國油畫展中獲獎。
據“藝海軒”汪錦福介紹,此次與賈向國同行的兩位畫友也“來頭不小”。一位是有“京城一枝梅”之稱的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職業書畫家趙世君,還有一位是現為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的山水畫家王明澤。談及畫家的潤格費用,因有畫家在現場,汪錦福略顯遲疑,事后得知相對金華當地畫家而言,三人潤格費用有些“驚人”。汪錦福說,因為畫廊首次舉辦展覽,主要是“摸摸底”。
市民:評價不同反響不一
昨天下午,記者走進艾青紀念館,參觀展覽的人絡繹不絕,特別是畫家的作畫現場周圍,圍滿了觀眾。
一位市區老年大學的書畫愛好者說,自己是特地趕來看畫家現場作畫的,因為平時都是看同學或老師畫畫,能現場看看其他畫家的作畫過程也是樂事一件。與他一起前來的幾位老年大學書畫班的同學也表示“畫家畫得很有味道,濃墨重彩,很不錯,值得好好收藏”。但也有參觀者表示類似風格的畫不會收藏,也“買不起”。一位陳姓觀眾說,他是聽了朋友的介紹前來看看的,看了不久,發現這里預展的畫,雖然畫的題材內容通俗較符合普通百姓口味,但標的拍賣價格還是比較高的。
有業內人士指出,書畫收藏是較為傳統的藝術品投資品種,但就目前的投資市場來看,未來走勢如何還是個未知數。近代名家大作走勢穩健但價格高昂,很多人初入收藏會選擇現當代的一些中青年畫家,但在“潛力股”的選擇上要慎之又慎。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