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畫家,是詩人——題柳承宗畫作
是畫家,是詩人——題柳承宗畫作
是畫家,是詩人——題柳承宗畫作
承宗既是畫家,也是詩人。
請看他的十幅《馨韻懷古系列》,每幅畫題皆構思雋永,畫也是極具濃郁深沉的畫味和詩味。如《三學士•紫藤》,畫中老枝糾纏,春花芳菲,花旁是端方的題碑,后墻嵌著的方磚,色雕低沉,人們立即知道這是拙政園里的文徵明的手植藤;因“學士”又會聯想到和蘇州曾有因緣的蘇東坡和他的《古木竹石圖》;更會念及往昔在著古城中流連的詩人詞客。承宗其他獨幅花卉,既有宋人的明凈和諧,又意境深遠,如《般若》,畫中只見一株扶疏綠葉,嫩葉初放,背景卻是靛藍佛經,畫龍點睛,一下將人引入特定的藝術境界。“般若”梵文Prnjina音譯,意即最高智慧,這就將佛國梵音轉化為人們美的思索。其他諸幅或在花卉后施以夢幻般的紋飾,使作品別具新姿,或是溶進大膽的色彩變化,于中國花卉畫常賦予人以寧靜的美感外,又給人以色彩激奮的美學享受。貢布里希曾指出,美術的發展歸根結底是取決于美術技法的創新,承宗做了可貴的嘗試。他埋頭苦干,決無時下浮燥之氣,作品始終具有家鄉優雅文秀風韻。從這里我們可想到姑蘇的小橋流水,粉墻黛瓦,也可聽到吳儂軟語,昆曲《牡丹亭》中惜唱良辰美景和評彈琵琶叮咚之聲。
承宗夫人是位有深厚文學修養的油畫家,據說這里的畫題多出自她手,實令人欽佩。但承宗是性情中人,畫中本有詩味在,經一點撥,詩情畫意更向人襲來。宋•秦觀《鵲橋仙》有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我們完全可以預期,他們會結出更為豐碩的藝術成果,謹向這對藝術伉儷致以深深的祝福。
賀野于丙戍歲末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