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詞] 放逐于“新都市寓言 ”
[推介詞] 放逐于“新都市寓言 ”
[推介詞] 放逐于“新都市寓言 ”
時間:2007-04-20 15:30:00 來源:
名家
>[推介詞] 放逐于“新都市寓言 ”
陳 默
郭燕的藝術,有一種新都市寓言的狡猾意味。其出發點,是基于對城市化進程中發生的種種問題的思考。在一個經濟高歌猛進,信息網絡橫行肆虐,社會空間妖霧迷漫的當下,有財的發財,無財的想財,急猴了竊財。貪官一波波倒又一波波長,百姓一批批向好又一批批學刁。財富向少數人匯集,貧窮為多數人占有。倫理道德逐漸停留在書本層面,誠實信用更多地是作為前人的美德供人瞻仰。可以說,從未有過的空虛和零亂,在人們的毫無防備中,悄然入侵。天天發生在眼前的故事,在不能漠視也不能回避的情形下,從社會學角度,挪來為創作所用是可能的。郭燕的作品,大致為兩個階段:前期的《紫色印象》和近期的《飄》系列。兩個系列中的基本框架,是城市與男女。所謂“城市”概念,既清晰又模糊。這是因為在利益的驅使下,城鄉一體,農非一體。既然“一體”,邊界自會模糊。其代價是,滿足了一時虛榮,消解了各自的魅力。而“男女”,既是構成社會階層實體的基礎單元,也是諸多問題的源頭。同時,這也是古往今來文學藝術樂此不疲的表現內容。用作者的話說,“我們生活在城市化的矛盾困惑中,對大自然存有原始的渴望。”當這種困惑日益加深時,對原始自然的渴望也越強。難怪人們要懷舊,因為“舊”中有田園牧歌,有享樂親情。阡陌相聞縱歡,鶯歌燕舞天倫。當這一切差不多如海市蜃樓,離我們漸行漸遠時,當人類不再擁有童年,當大家“窮”的只剩下錢,我們能做的,不過是充當在城市的暮藹中游弋的生靈。那些乘“飛毯” 飄蕩的男女,有紫色的溫潤與誘惑,有灰色掩隱的病灶與危機,有寓言化的荒誕與浪漫。所有這些,都在藝術家精準的語言把握中,在個性化的觀念圖式中,有了必然因果。
2007年4月于成都龍王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