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尊、陳慧敏畫作交流展
高士尊、陳慧敏畫作交流展
高士尊、陳慧敏畫作交流展
4月13日上午,由我院主辦、藝術系協辦的《美的秩序 --高士尊、陳慧敏畫作交流展》在耿丹美術館展廳開幕。北京工業大學校長助理、我院黨委書記張長春、原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著名畫家、藝評家雷正民、原《美術》雜志主編,中國文聯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資深美術評論家夏碩琦、北京工業大學設藝術計學院教授潘非、我院基礎部主任計慕然教授參加了開幕式并為開幕式剪彩。開幕式由藝術系主任馬志主持,藝術系的全體教師和部分同學參加了開幕式。
張長春書記在開幕式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代表耿丹學院向參加開幕式的各位嘉賓及藝術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鼓勵同學們們利用這個好時機,充分吸收藝術家的豐富經驗和創作精髓,為自己的藝術設計專業積淀豐厚的美術基礎,并同時希望同學們為推動耿丹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而再接再厲。
雷正民先生、夏碩琦先生和潘非教授在開幕式上分別作了發言。他們對畫家的作品給予了很高評價,并高度贊賞我院舉辦畫展,支持藝術事業的作法。同時希望兄弟院校之間繼續加強合作,增進交流。高士尊先生和陳慧敏女士,也分別作了發言。他們向同學們講述了他們的藝術經歷,鼓勵同學們在藝術之路上不畏艱辛、勇往直前。
開幕式后,大家在專家的指導與講解下,逐一認真觀看展品,領會其藝術內涵與價值。之后,嘉賓、作者和我院藝術系教師針對畫展作品,進行了研討。專家們精辟的論述,使在座的青年教師受益良多。
兩位先生都是我院的客座教授。他們最初都是學工藝美術的,后致力于中國畫的創作與教學。高士尊先生的大寫意花鳥畫聞名國內外,雖年近古稀,但仍勤耕不輟,幾十年如一日。陳慧敏女士也是一位杰出的女畫家,在工筆重彩畫創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多年的工藝美術經歷,使得她的工筆重彩畫開創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本期陳教授在我院藝術系開課。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杰出的才華,同學們已多有感悟。
兩位先生的藝術有不同的風格與個性特點,一個以樸拙稚美取勝,一個以精致唯美取勝。本次在我院美術館展出的作品,是他們剛剛在山東辦展回京后的部分作品,也充分反映了兩位藝術家的藝術風格與成就。畫展以《美的秩序》命名,就是要表達"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美,美的基本理念是相同的"這一觀點。
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高水平的展覽,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的藝術感受力,使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對不同風格的藝術都懷有不同的審美趨向,加強設計創意思維,同時也希望活躍校園文化。歡迎熱愛藝術的廣大師生和朋友們來耿丹美術館觀看畫展。
附:藝術家簡歷:
高士尊,1961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多年致力于中國大寫意花鳥畫創作與教學工作,為高級美術師、教授。1996年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高士尊繪著《中國大寫意花鳥畫技法叢書》一套20冊,配有錄像兩盤。同期在中央電視臺講授部分內容課程。2004年再次出版發行《案頭范畫》--"雞"、"魚"兩本。2002年應邀赴香港講學并辦展,"香港翡翠電視臺"錄景播報;香港《大公報》、《文匯報》、《澳門日報》分別報導,同時發表作品多幅。199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多幅作品參加中國美協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全國第二屆花鳥畫展"、"新時代中國畫作品展"等國家級大展,并發表于《美術》、《中國書畫收藏》、《中國畫》、《國畫家》、《美術報》等多家權威雜志報刊,作品被"中央文史館"、"毛主席紀念堂"、"浙江省大會堂"等多家博物館收藏,名字被編入"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等辭書。2005年被京華美術學院聘為國畫專業教授,2006年被我院藝術系聘為客座教授。
陳慧敏,1964年畢業于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原北京工藝美術學校)。多年從事工藝美術設計,任工藝美術設計師,1985年后,從事美術教學;1991年始,專攻工筆重彩繪畫。 1994年,作品"柱頂紅"、"仙客來"、"石畔花開"發表在《中國畫》第56期。 1995年,作品"馬蹄蓮"發表在《美術》第9期;作品"雞冠花"入選《當代中國女畫 家作品》集。 1996年,作品"初雪"、"龜背竹" 發表在 《美術》第9期。作品"窗前金菊" 發表在《美術 觀察》第8期;作品"紅月季"特邀參展福建三明市《中國書畫精品展》,并 被編 入 《中國書 畫精品 展作品集》。 同年,《陳慧敏、高士尊花鳥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并做專題片在中央電視臺 "書壇畫苑"欄目播出。 1997年,作品"紅月季"入選《97北京工筆重彩畫精品展》,并 編入 《97北京工筆重 彩畫精品展作品集》。作品"玫瑰與月季"兩幅選用于中澳建交首日封和紀念封兩枚 。作品"窗前金 菊" 被征編入《世界華人書畫家作品選集》。 1999年《陳慧敏重彩畫集》出版。作品"黃郁金香"赴香港參加"迎澳門回歸中國名 家名作展",并 收入畫集。作品"荷瓶"、"幽香"、"花之夢"等12幅發表于 《藝術家》叢集第四輯。 2000年作品"向日葵"發表在《美術》第10期封面。同一幅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參展 《迎接新世紀中國工筆畫展》并入畫集。作品"龜背竹"、"雞冠花"等五幅發表在 《國畫家》第五期。作品"君子蘭"兩幅用于特種郵票首日封兩枚,并獲2000年-2001 年最佳首日封設計獎。作品"龜背竹"、"雞冠花"白描兩幅被編入湖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發行《中國當代線描藝術》花鳥篇中。 2001年作品"龜背竹"在中國美術館參展《與世紀同行2001工筆重彩藝術精品展》, 并入畫集。作品"國色圖"、"天香圖"、"秋菊"等6幅被征編入古吳軒出版發行的 《當代中國畫新技法》"工筆牡丹"和"工筆花鳥"兩冊中,并附有繪畫技法。作品: "菊花"入選《中國城市市花大展》。 2002年,作品"古韻"、"秋韻"、"蝴蝶翩翩"發表在《中國美術》第3輯。同年春 赴香港在"集雅齋"舉辦畫展。多幅作品發表在香港"大公報"、文匯報"并做專訪 報導。同時在香港翡翠臺做專題采訪報導。 2005年作品發表于《中國書畫收藏》,同年被京華美術學院聘為國畫專業教授。2006年作品發表于《美術博覽》,并被我院藝術系聘為客座教授。2007年又被我院藝術系聘為專職教授。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