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兩周做出千年假文物
驚!兩周做出千年假文物
驚!兩周做出千年假文物
“亂世買黃金,盛世買字畫”,古玩、文物歷來是收藏熱點,尤其是最近幾年,國內收藏熱不斷升溫,加入收藏大軍的人越來越多,文物藏品的身價也節節高升。不過,熟悉這個行當的老手都知道,現在文物市場上最怕的就是遇上假貨。就算是摸爬了幾十年的行家,稍微不留神,也可能會受騙上當。
假貨贗品充斥市場 古玩行家竟遭迷惑
林清是一位來自香港的古董商,2005年6月的一天,他途經上海的時候聽朋友說,一位臺灣人手中有一塊成色非常不錯的田黃石印章要出售。通過各方朋友的介紹,林清見到了這塊石頭的持有者。
劉太乃:“我就把(印章)拿上來給他看,他一看就很高興,好東西。”
林清:“它剛好中間是白色的,以我的推測的話,這個東西,應該是沒錯,因為當時是是自然形成的。”
沒有過多的討價還價,林清爽快的以63萬元買下了印章。印章到手之后,林清拿著這塊石頭向朋友們炫耀了一番,沒想到卻發現事情有些不對頭。
林清:“行家看了以后,有的人說這個東西,不錯,有的人說這個東西不對。”
林清對自己的眼光很自信,可是朋友們又都是這方面的專家。一時間林清心里開始打鼓了?為了弄個明白,林清立即坐飛機來到了北京,在中國最權威的鑒定機構,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這塊田黃石進行最終的檢測。
根據紅外線對材質的分析,這枚印章的材質與田黃石的譜線顯示相差很遠,而與綠泥石非常接近,綠泥石是一種非常普通的石材,價格也很低廉。
檢驗中心主任:“(綠泥石)常見不排除有黃色,還有一種呢也不排除的人工加色。”
專家的解釋,讓林清的心徹底涼了下來,這筆買賣不但讓自己損失了一大筆錢,而且在收藏界這么多年,出了這種事也是顏面掃盡。于是他找到了賣家劉太乃,要求退貨。劉太乃卻說按照古董收藏界的行規,買了假貨根本不會退換。
無奈之下,林清將劉太乃告上法庭,法院經過調查,最終判決解除雙方訂立的買賣合同,被告劉太乃返還原告林清買石頭的全部款項。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