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黑木雕
非洲黑木雕
非洲黑木雕
一個有想象力的民族,往往把身邊的平常事物變成藝術品。這次到非洲,看了黑木雕,感受了他們與生俱來的藝術氣質和想象力。
在南非一家工藝品商店里,我購得四個人物黑木雕,雖價錢便宜,但我覺得它代表了非洲黑木雕的基本風格。第一是粗獷。除頂水壺的婦女外,其他三個都是刀法原始,構圖簡單。非洲黑木雕全部用斧子、鑿子、銼刀和砂紙等工具手工制作,因此它的造型簡單寧靜,保持原木的痕跡。如“三人像”立在鏤空的樹皮里,很有原始氣息。“婦女頂包像”的幾個立面粗糙如寶石的切面,且保持黑木原來流暢的紋理。尤其是頂包和上半身上黃色一圈,是保留黑木內黑外白的結構特色,讓人看起來如頂著個白布包和披著件白衣衫,利用得巧妙而自然。二是構圖的夸張。“三人立像”和“一人立像”中人的身材頎長得不成比例。而兩臂細長,背部彎曲,卻使雕像雖夸張,卻平衡。最精雕細刻的,算是“婦女背水攜子像”了,但它的人物造型也是夸張的。手臂特別長地拉住兩位孩子,腳特別長和背特別彎曲,表現母親的舐犢情深。頭上的水壺不成比例地大,更突出了婦女的勞累和重負。就這樣,作者的構思寓意在夸張中得到強化。
當然,這還不是非洲黑木雕中的經典作品。我看見一張西非塞努福族的雕塑圖片《祖宗像》,一個站立著的女性。她突出的頭部、乳房與彎曲的背部、手臂夸張而平衡,雖靜卻有節奏感。還有一張圖是馬里近代的多貢族雕像《祖先雕像》,又一位坐著的婦女,這就更趨向于幾何形體了。她的身體與四肢是各個切面,肚臍呈金字塔形,頭部形成半圓形,眼睛和嘴是方形,兩耳為半圓形,鼻直如箭。就是這樣一種抽象的幾何形雕像,讓人感到莊嚴和寧靜。這當然是精品,可惜這樣的黑木雕南非買不到。
我買到的幾件黑木雕雖說是一般的小工藝品,但還是具備了非洲黑木雕自然質樸的藝術本色。它的造型和構思,與現代雕塑的空間占有理念不謀而合。藝術家們運用夸張變形的手法,概括而簡約的造型,去表現原始的唯美和寧靜,去詮釋他們對事物的獨特理解和對生命的關注。在這一點上,不管是大藝術家或小工匠都是一樣的,這就是民族的藝術氣質。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