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山居 丘壑高遠
夏日山居 丘壑高遠
夏日山居 丘壑高遠
盛懋,元代畫家,生卒不詳。字子昭,浙江嘉興人,與吳鎮同鄉,年齡相仿,早年師從陳琳,名氣高于吳鎮,山水、人物、鞍馬、花鳥皆善,尤工山水,取法董巨、趙孟兆頁,山石多用披麻皴或解索皴,筆法精整,設色明麗。《夏日山居圖》是盛懋傳世畫跡中較為精致的作品,即使是《秋江待渡圖》(北京故宮博物院)、《秋軻清嘯圖》(上海博物館)也難以與之匹敵。
盛懋作畫喜取高遠景,畫必長松大嶂,丘壑森然,是一種宋人大構圖的典型風范。這種風范,在重意趣、重情雅的元人中可謂鶴立雞群。《夏日山居圖》軸,絹本,設色,縱121厘米,橫57厘米,美國納爾遜·艾京斯美術館藏,繪高山崇嶺,山間白云繚繞,林中溪水潺潺,近處船泊坡岸。岸上軒榭,綠蔭環抱,軒中一人袒胸露乳,倚在榻上,侍者旁立。樹木坡石師董巨,披麻皴線條長而淡,皴后再青綠著色,色彩平和。勾寫樹葉前后濃淡分明,苔點甚濃,頗具古法。構圖繁密,筆法精整。
盛懋技巧全面,不強求程式化,既可簡逸也可繁密。可以在山石嶙峋之間施以云霧繚繞,以空靈與厚重作大面積的對比,也可以在一片叢林中分出清晰的前后主次以及點虱勾勒還有疏密聚散,使一組雜樹變成一組有機的線條與墨塊、色塊對比構筑,甚至對樹隙中的空白也絕不放任自流,一切均是極嚴密的一絲不茍的處理。《夏日山居圖》的技巧的確使人嘖嘖贊嘆。我們既為云霧所提示出的空白與上下界所展示出的完美曲線所傾倒,又為他的樹木用點虱用焦墨與山巒用勾皴用暈染作對比的巧思欽佩不已。它著實讓人流連返往。《夏日山居圖》使人們更加注意到盛懋的價值。
然而,畫史上,盛懋的名聲不是太高,相傳他與吳鎮為鄰,雖然頗有時望,“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畫者甚眾”。但當他被吳鎮妻作為“典范”,而引來吳鎮那句“二十年后不復爾耳”的評語時,他名聲頓時一落千丈,事實的確也是如此。元代以后,“元四家”沸沸揚揚,名垂千秋,而盛懋的確差一點被人們所遺忘,幸好今天有他的畫在,讓人們可以重新認識了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