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乳品票與嬰兒糖票
代乳品票與嬰兒糖票
代乳品票與嬰兒糖票
票證里比較珍貴的數“語錄糧票”、“食品飲食專用糧票”、“語錄購貨券”以及三年困難時期的食糖票、大面值的外匯券(如50、100元面值的)等品種。然而,還有比上述品種更為稀少的票證,那就是“代乳品票”和“嬰兒糖票”。
這兩種珍貴的票證都是貴陽市于1973年發行的 ,而且都還作為“節約利廢”的對象,曾經用作80年代初的“職工考勤表”。而過了20多年后,這些當年不起眼的“廢物”則成了收藏市場的“寵兒”。
發行“代乳品票”和“嬰兒糖票”,是因為我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畜牧業特別是奶牛養殖業還很欠發達,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
記得那時,食糖是相當緊張的,往往是一個季度每人才能供應二兩半白糖,而且有時還買不到正宗的白糖,只有那種“不白不紅”的古巴砂糖供應;紅糖就更緊張了,一般只有產婦、住院病人(如肝炎病人)才有資格領到特供紅糖票;而“嬰兒糖票”同樣珍貴,甚至更加緊俏。所以,牛奶、代乳品就必不可少,這么珍貴的票證浪費了沒使用實屬罕見。
況且,從票證的發行量來看,嬰兒糖票和代乳品票遠比普通糖票要少。
根據有關記載表明,當時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發行了嬰兒糖票,有的城市牛奶供應條件好些,就沒有發行上述兩種嬰兒專用的票證。
筆者收集到的這兩份票證,并不是當時發到老百姓手上而沒有用掉的票證,而是貴陽市當年因故沒有發出的票證,保存十分完好。耐人尋味的是,在收藏還沒有興起的上世紀80年代初,這類票證還曾作為“節約利廢”的對象。慶幸的是,這些票證在用作考勤表之后,并沒有毀掉。
這兩份票證的背面是貴陽市某單位的“考勤表”,從中可以看出,當時職工的工資都還相當低,如某位職工工資為34.5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