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式鐘壺
漢式鐘壺
漢式鐘壺
筆者愛好收藏紫砂壺,在收藏的近百把藏品中,我最鐘愛的是一把彭年款子冶銘紫砂漢鐘壺。這把壺高11.6厘米,口徑6厘米,容量750毫升。壺蓋內鈐橢圓形陰文篆?。骸芭砟辍?,壺底鈐漢代紋飾陽文印。壺體為高鐘形,色澤紫中泛青,獨孔短流橋鈕圓把。壺體中部半圓形弦紋與圓渾的鐘形壺身渾然一體,全壺充滿陽剛之氣。
紫砂子冶漢鐘壺主面弦紋上部為瞿應紹(子冶)銘刻楷書:“漢式”二字,弦紋下部銘刻:“一勺八斗之子才,子冶”,字體古樸,刀法蒼勁。
鐘系古代計量單位,《左傳·昭公三年》:“釜十則鐘”。杜預注:“(每鐘)六斛四斗。古時四升為一豆,五豆為一甌,五甌為一釜,十釜為一鐘”。以鐘入壺,子冶為紫砂史上第一人。
清嘉慶上海名士瞿應紹(1780年至1850年),字子冶,號月壺,老冶,清道光貢生,官至玉環(huán)同知,清中期書畫家。瞿工詩詞尺牘、書法繪畫、篆刻鑒賞。喜收藏鐘鼎圖史,以及古今名人墨跡。尤愛宜興紫砂壺,常聘當時的壺藝名家楊彭年、制壺高手申錫為其制壺,并請好友鄧奎(字符生)至宜興監(jiān)造,自刻銘文或繪刻竹梅,時稱“壺絕、書絕、畫絕”三絕壺。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wǎng)”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