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人物女折扇辨偽
牙雕人物女折扇辨偽
牙雕人物女折扇辨偽
此扇以象牙制作,嬌小玲瓏,共有牙片22片,除兩邊兩片較厚之外,中間的20片,其薄如紙,厚度不到1毫米,而且厚度均勻上下一致。每檔牙片的雕刻中分為上下兩層,底層是縱向直絲狀紋飾,細、密、薄,絲與絲之間的距離僅0.3毫米至0.4毫米,只有一根頭發絲的寬度;在直絲紋飾的上面再滿雕山水、人物、樓臺、樹木、花草、魚禽等。打開扇子是一幅完整的圖畫,栩栩如生,精妙無雙,不可思議。更值得稱道的是如此細微的絲紋,手工操作竟無一根斷裂,這是廣東牙雕的精湛技藝、特殊魅力。當然,廣東溫暖濕潤的氣候,亦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象牙的質地細膩而帶韌性,只有用象牙材料才可能制成如此薄、細、精美的女式折扇。
仿品有扇片21片,比之上述牙雕女扇略大,亦是晚清時的作品。兩邊的兩片較厚,雕得細膩亦深,系用象牙制成,而中間的19片系用獸骨制成。經過漂白、上蠟、雕刻、磨光等一系列工藝的獸骨與象牙交錯混雜在一起,以冒充牙雕,不易察覺。
然將真、仿兩把女扇作一比較,就可看出仿品的扇片厚,雕工粗,這與骨的粗澀、脆性的質地有密切關系,因而決定了它的工藝極限,鏤空與絲紋比之純牙扇粗得多。再仔細比較骨與牙的扇片,骨色枯白,有細小的棕眼,無光澤和滋潤感,從而略顯笨拙。
真、仿兩把女扇在工藝上都用了透、鏤雕與浮雕相結合的手法,該類技藝發端于廣州,是廣東牙雕中常用的手法。透雕是在平板材料上按設計圖案進行拉花鏤刻,再結合浮雕手法進行雕刻,形成玲瓏剔透之美。成熟的透雕為鏤雕的重現奠定了基礎。鏤雕技法宋代已有,最著名的是“象牙球”。象牙球的加工技藝至晚清已被廣泛運用到其他雕飾上,這兩把女扇就是明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