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8日(星期天)10:30分,王軍策劃的行為藝術在昆明南屏步行街實施非常成功,來了34家媒體的參與,最感動的是當發生以外情況的時候昆明的所有媒體都非常支持我,紛紛跟我說:"王軍你好樣的我們支持你"現在把詳細的經過用圖片跟文字的方式發上來讓大家欣賞,并請評論你對王軍做這件事情的看法.
大約早上九點鐘王軍等人準備好去實施行為的地點(南屏步行街)剛到南屏街就吸引了一些媒體跟群眾的眼球,開始圍觀起來.10點30分整行為正式開始六位藝術家分別化裝成民工,廚師,保安,醫生等的形象在為觀眾免費街頭畫像.
突出主題人人都是藝術家!我做我的行為藝術讓上帝跟觀眾去批判吧!答記者問~觀眾,記者越來越多,隨之警察,保安,城管也跟著多起來了.地上擺放著一些圖片,人多的都踐踏起圖片來了,正突出主題:藝術家到了人人可以踐踏的地步了.突出行為總主題: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藝術"家"的遭遇來批判中國當代藝術教育體制的弊端.行為進行了快一個小時的時候,突然意外情況出現了,城管,保安聯合警察出動要制止這個行為,做為策劃的王軍只能出面來制止他們,教育他們,是生是死誰也不知道,每個人都在為王軍緊張著.策劃人王軍把警察等等的所意味著權利說的臉都紅了,馬上五華保安繼續增派支援.行為中的一個部分突出主題:權利來阻撓我們對中國藝術教育體制的批判.行為進行了一個小時十分鐘的時候意外情況又出現了,警察便衣跟城管把做行為的相關宣傳資料跟畫板畫架搶走了,就像土匪一樣.避免發生沖突,王軍緊隨其后,三也只能眼錚錚看著
他們掠奪了.
這個時候王軍又回來繼續著自己的行為作品.最感動的就是媒體上來跟我說:"王軍好樣的,我們永遠支持你". |
警察不再是那兇悍的警察,沒辦法,請了學院的領導參與制止了這個行為,繼續突出主題權利代表一切.行為藝術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觀眾跟媒體記者恭送王軍.行為藝術成功.
主題思想:
藝術“家”的遭遇
————中國藝術教育體制的弊端
高考捷徑演變成新的獨木橋,這也許是至少五年前的藝術考生從來沒有想到的問題。但事實擺在我們面前:2007年,20萬,我們難以相信這只是山東省藝術考生的基本人數。這個數字如此驚人,藝術生的泛濫正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了全國藝術教育體制的弊端。
山東做為全國的藝考生大省,近四年來美術高考生報考情況如下:2003年3.2萬人;2004年12萬人;2005年16萬人;2006年18萬人;今年則達到了20萬人,增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浩浩蕩蕩的藝考大軍面對高等院校的逐年擴招、一路上揚的考試費用和培養學費將何去何從?讓我們先來看一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2006-2007年間,山東報考云南藝術學院的學生達2萬人;而真正能上云藝的只有10多個;一個普通的高中美術老師如果畫的不是特別賴的話,光一個月充當“槍手”的收入就達十幾萬塊;好多大學為了自己的一點利益都有直通車,只要你能出的起錢不用高考都能上大學;部分藝術高等院校的學費每年都在調整,本科階段由最低8000-25000元左右;早幾年畢業的美術剩月薪都在3000元以上,如今很多單位給的工資不足800塊。這些數字暴露出藝考的“黑幕”、藝術院校的盲目擴招、藝術類學費的無限制膨脹、學生就業形式日益嚴峻和被動,迫使90%的學生改行,大學生做服務類行業的大有人在。值得每一位考生和家長用更冷靜的頭腦和明智的心態來面隊和思考。
美國藝術教育家羅恩菲德說:“在藝術教學中,藝術只是一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是目標,……”而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考生由于來自學校、家長的升學壓力,不得不選擇從藝之路。不可否認,大多數學生與藝術無緣,對藝術沒有興趣,更缺少天賦,只為了有書讀,為了找出路。他們只把藝考當作一個“跳板”,被迫上了藝術的“賊船”。這有悖于藝術教育的規律,也正是當進全國藝術教育的弊端,只為升學率,卻抹煞了藝術教育的本質。
目前這股藝考熱已經帶有太多非理性的色彩,高等藝術院校的不斷擴招已打破的教育和就業的想對平衡,藝術畢業生過去“皇帝女兒不愁嫁”的現象已經成為歷史,美術人才時常供過去求的局面更不可逆轉。有的在設計公司跑堂,有的在畫室“指點江山”,更多的是在“漂”著、無所事事。
藝考還要熱多久?我們還不能預料,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大家看看所謂的“藝術家”們的遭遇。最終以一部分學生找不到工作為代價,換取另一部分考生的覺醒。與學藝術巨大的投入相比,他們將來的產出截然不成比例。
我們今天選擇這個公共場合做這個行為,呼吁正在學習藝術或即將學習藝術的學生及家長們不要被其所害,我們無意中傷和嫡貶,目的只是讓大家看清楚藝術已經今非昔比,“藝術家”們也只不過是表面的光鮮,用我們的親身經歷告誡大家,看清事情的本質,慎重考慮自己或子女的前途。
策劃人:王軍 聯系電話:0871-6664707
郵箱:okwangjun666@163.com 博客:http://okwangjun666.blog.163.com/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