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鳳池談郭燕
苗鳳池談郭燕
苗鳳池談郭燕
時間:2007-04-09 15:04:00 來源:
名家
>苗鳳池談郭燕
苗鳳池
看慣了傳統寫實風格的作品,在視覺感官上難免要尋求一些新的跳躍與刺激,尤其適逢這觀念滿天飛,符號隨地見,材料百十種,形制萬千樣的圖片時代,國人經過了數十年的老技陳法的洗禮之后,不知不覺地對另外一類的作品感其興趣來了,這就是大家常掛在嘴邊的所謂“當代藝術”,就連我們大小拍行的專場類別也堂而皇之地冠起名來,去年秋拍時候,北京幾家大名拍臺各各在以傳統保底的當兒悉數又推出當代專場,幾欲有與傳統分庭抗禮之勢,熱情一時是極度高昂,以當代藝術創作為第一重鎮的川渝一帶的創作軍團也應運受到市場追捧,郭燕便是其中的一員,這位藝術之女數年前就展露出在繪畫上的天賦,她最早在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接受系統而正規的訓練,并于1995年以優秀的學分畢業。畢業后徑直南下來到了成都,這個選擇對這位年輕的藝術家而言是邁出她繪畫人生十分重要的一步。因為在這里她的藝術特點得到大限度的發揮,并拓寬繪畫的思路,逐漸形成了她的藝術主題。正是在這個多元思維、多種意識、多樣形制與無限想象并存的藝術先覺之城的這段時間,她把繪畫探索的基礎定位在世界與人性的一個最容絡最普遍最曼妙的方面,這個曼妙的方面表現在:世界之于人類是一個處處有牽連的時空,人類之于這個世界是一個有情感的方物,人與人之間有著無數個偶然與必然的順承同時也隱藏著直接與間接的矛盾,而這順承與矛盾的存在甚至發展或消失都在體現著人本的內質和后天的觀念,情感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之上,它也如同游戲一樣有著潛在的規則,雖則有時這個規則會被侵犯或者淡弱,但它最終必然是生存于這個世界的最原始最基礎的元素。很顯然,郭燕是一個重情的畫家,他的單件或系列作品幾乎都是圍繞這個情字產生創作動力的,她的畫面有很強的敘事色彩,我曾和老薛說郭燕是用畫筆在講故事,虛化人物的表情,以姿態和空間感制造情境,如果與當今畫壇寫實風格一路的流行畫風比較起來,郭燕的描繪風格和藝術處理手法與他們之間有相當明顯的不同,因為有著虛化的因素,所以更能增添畫面內容的咀嚼意味,郭燕很準確地找準了用以傳輸這種神秘感的紫色,何多苓說“她那些紫灰色畫面上,如兒時夢境一般的背景,兩個著裝時尚的男女或坐或站,或款款走來,似乎正是她完美家庭生活的心理投射。不過,這些畫面要告訴我們的,也許遠遠不止這些。”其實,在我們讀過的許多愛與美的文學作品之后,總感覺到愛與美的描寫中有一絲淡淡的淺淺的憂愁隱含在那里,也許郭燕正是把握了這個微妙的審美技巧才進行她的創作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