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年輕一代失去了什么
藝術:年輕一代失去了什么
藝術:年輕一代失去了什么
見證上海藝術市場勃興的香格納畫廊,在其成立10周年之際,將10年歷程中最后一個大型展覽獻給了楊福東——《斷橋無雪》。
楊福東出生在北京通縣,在中國美院主修繪畫。
1997年,在沒有經過培訓的情況下,他開始拍攝第一部電影《陌生天堂》。二三十歲的男人和女人,這些被藝術家的眼睛所探索的人物屬于仍然擔負著選擇和定義未來的重任。融入他們行動的背景是中國,有時被藝術家詩意地美化為時空之外的某個地方,而在另一些情況下,可以明顯地辨認出是現代中國,這個新崛起的經濟巨人已經進入了消費主義的全球文化。
楊福東在西方的觀眾主要是那些觀摩國際展覽的都市藝術觀眾。在中國,則是那些在過去十多年來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環境下長大的最早的中產階層人士。
回顧自己的作品,楊福東提到了三四十年代中國電影的影響,諸如1937年的《馬路天使》或1948年的《小村里的春天》。支離破碎的剪輯和非線性敘述的偏愛是這位藝術家的電影和錄像作品中重復出現的元素。這些技術選擇對應他的意圖:希望創作出能夠帶來不同詮釋的作品。
在很多場合中,這位藝術家描述著他與這座他選擇生活于其中的城市之間的復雜關系,表達著他對都市環境的疏遠,發現他的不安似乎也明顯存在于許多城市人身上。關于上海,他說:“這座城市就像將這么多人留在他們自己的夢想中?!?
眾多敘述層面的存在對應著這位藝術家對多重意義的有益探索,制造出積極的模棱兩可,目的是增加不同的詮釋層面。隨著對現代中國和千年文明所經歷的變化進行公開沉思,楊福東的作品引起無數問題,而并未提供陳詞濫調的答案。“似乎年輕一代已經失去了理想。我嘗試著不要對此進行判斷,但是在我的作品中,我尋找著他們所失去的東西?!?
發揮作用的意識是其藝術反思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說道:“藝術家所尋求的是勤奮、認真甚至艱難地獨立工作,以期作品能夠產生作用。對我來說,今天社會所發生的一切是我們以各種方式來看待和感知的偉大變革。這種轉變與人們的心理態度有關,代表著思考方式和意識形態中的諸多變化。無數因素帶來影響,首先關注傳統價值觀的缺失以及傳統所占據的份額?!焙苊黠@,某些作品的現代背景與另一些作品中所蘊含的非時間概念形成強烈對比,可以看作是對現代中國的詮釋,在過去10年中,這個國家經歷了西方國家半個世紀才能走過的路。因此,楊福東的作品描述了處于迷離狀態下的年輕一代,同樣提出了如何與最近的歷史保持復雜關系的重要問題。他說:“許多年輕人,我主要指的是繼我之后的一代人,根本沒有考慮過過去。此外,他們甚至不需要忘記它,因為他們并不了解?!?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