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杖收藏曲高和眾 價格與制作材料密切相關
手杖收藏曲高和眾 價格與制作材料密切相關
手杖收藏曲高和眾 價格與制作材料密切相關
不久前,在上海的一次拍賣會上,一根長86.5厘米的清中期犀角手杖引來不少藏家青睞,最終拍得了19.36萬元的高價。雖然這件手杖能有如此高的成交價與它的材質有關,但手杖作為一種充滿情調的收藏品,在普通收藏者中擁有不少知音,其收藏價值曲高卻和眾。
手杖俗稱“拐杖”,有著悠久的歷史。《山海經》載:“夸父棄杖為林。”《禮記》載:“孔日蚤作,負手曳杖,逍遙于門。”可見2000多年前中國已經有使用手杖的文字記載。在我國古代,手杖原是一種禮遇,作為尊老的標志。《禮記》載:“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指續漢書·禮儀表》記載:漢代對70歲以上的人要“授之以王杖”,凡持有這種王杖的人可自由出入官府,不受阻攔,所以手杖就有“扶老”這個雅號。晉代陶淵明《歸去來辭》中的“策扶老以流憩”就是例證,同時也說明手杖的收藏賞玩歷史源遠流長。
手杖品種繁多。從質地上分,木的有紅木杖、烏木杖、紫檀木杖,竹的有紫竹、湘妃竹、梅鹿竹等。從制作技術上分,有的用本色自然形狀,有的雕刻涂漆繪畫,還有的用牛角、塑料、銅鋁銀絲鑲嵌,皆是理想的收藏品。有些收藏者還專收名人用過的手杖,如佳士得拍賣公司就曾拍賣過一件卓別林在電影中使用過的手杖。
手杖的價格跟其制作材料密切相關。一般而言,象牙、犀角手杖價格最高,其次是紅木、紫檀木等。一件民國時期的象牙手杖可賣到上萬元,一件紫檀木手杖價格大概在3000元至5000元間,如果是清代的價格還會更高。一些有鑲嵌的手杖價格比自然形狀的價格高,如一件清紫檀雕云龍白玉執手杖價格可達到6萬至7萬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