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樣報會文友
收樣報會文友
收樣報會文友
寫作十余年,當拙作開始在報紙上露面時,我便對樣報產生了特殊的感情。樣報的留存是對寫作的一種紀念,更是對自己筆耕的一種肯定。每當看著書柜里幾十本用文件夾保存的樣報冊,我的心底就會涌起幸福的滿足感。
最初發稿,舉凡外地的報紙都會奉上樣報。我舍不得像其他文友那樣動剪刀,而是將刊登拙作的整張報紙塞進文件夾的透明頁面里,數十張樣報匯總成一個集子,然后收藏在書柜專門放樣報的抽屜里。而本地的報紙卻免了寄樣報的“工序”,總是讓作者自己解決。于是我總會第一時間去報攤購買,或者霸占了公司的“公共資源”,每每讓老板和同事面對缺頁的報紙無可奈何。
進入互聯網時代后,投稿便捷多了,不僅發的稿越來越多,我還認識了許多天南地北的文友。大概是由于電子版報紙的出現和郵資一再漲價,許多報社對寄樣報的熱情開始降溫。對于我這樣的報迷來說,無疑是一種沉痛打擊。哪怕是越來越多的稿費收入,也難以填補“樣報欠奉”的遺憾。
這時,網絡上天南地北的文友發揮了作用,大家相互義務地為對方寄當地的樣報。幾年來,我通過網絡認識的文友幾乎遍布全國,那些遺漏的樣報他們都熱情地為我寄來了。當然,我也會適時為他們寄本地的樣報,努力讓他們少一些遺憾。
說到文友寄贈的樣報,里面還有許多不得不說的花絮:一次,我在某地發表一篇小文,當地文友竟然用特快專遞為我寄來樣報,耗資三十多元,甚至超過了該文的稿費;還有文友竟然在樣報上練習花樣簽名,后來方知是那是他刻意送上的“見面禮”……互相寄贈樣報增進了友誼,我們還自發組織了幾次全國性的文友聚會。聚會上,看著那些熟悉而陌生的文友,真誠與真誠即刻匯集,讓我們心底都充滿了暖意。
只要筆耕不輟的寫作生涯不停,相信關于樣報的快樂故事也不會少,我也就會有更多的感悟和故事與您分享。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