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畫派”八桂新村寫風流
“漓江畫派”八桂新村寫風流
“漓江畫派”八桂新村寫風流
與近日在廣西區博物館展出[漓江畫派八桂新農村寫生采風]的作品展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一樣,一冊還散發著油墨芳香的嶄新畫冊,也引起廣西美術界乃至全國美術界的重視和好評。這就是廣西漓江畫派百余畫家新近創作出版的《漓江畫派國畫名家作品集》。這次漓江畫派以千余幅精彩紛呈、生趣盎然而又充滿新農村生活氣息的畫作,掀起了一股新農村新田園詩畫的風潮。記者近日走訪了在這次赴八桂各地新農村寫生采風的部分畫家,請畫家們談談各自對采風寫生活動的感悟。
梁耀:獨特畫作形成獨特的創作契機
梁耀是廣西藝術學院教授、廣西著名畫家。他曾因兩幅巨型山水作品被北京天安門城樓收藏而成當年人們聚焦的熱點。梁耀這次畫的《文明新風》、《新農民》、《新村春來早》等作品,給人感覺永遠留駐著一種純真,也形成了大氣而靈動,靜謐而精湛,有韻味有格調的風格。
梁耀認為,新農村寫生是一個新的課題。在素材和表現上與原來的創作不同。以前主要是受中國傳統畫的影響,專門找一些亭院湖水等景物來表現畫作,似乎可以找到一種古代文脈和審美的習慣,往往是沾沾自喜畫得很帶勁,但這次新農村表現的題材有所不同,專門找一些能夠體現改革開放以來的新農村新面貌來創作。開始時畫了五六張還是沒有找到感覺,以為不會出現很好的效果,但后來逐漸上手了,找到新的感覺了,像是得到了一種意外的收獲。他一共畫了40多張,而畫出的這批畫感覺特別好。
潘麗萍:新農村畫作體現悠然生活
在突出現代風格的同時,漓江畫派最大的特征就是“南方”畫風。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南方畫家們,對自己身邊無處不在的山水風景表現起來是得心應手、如數家珍。作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2006年獲碩士學位的潘麗萍就是其中一位畫師。什么畫種最適合表現新農村的題材?潘麗萍說:“其實,每種藝術都有相通之處,像油畫我在本科的時候學習過,然后自己也做過一些嘗試。這次用油畫去寫生也是個偶然,我一揮手帶了一些人就去了毛洲島,到鄉下感覺氣氛好,然后就開始作畫。我覺得媒介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體驗。而新農村創作是一個主題,這個主題用來表現新農村變化,就給人有生活方式在深深轉變的感受。以前到過農村采風感覺亂字當頭,而現在新農村農民們的生活改變了,體現出一種悠然自得又很有規律的生活,是一種十分有趣的畫面。”
黃光良:新舊對比形成強烈視覺沖擊
黃光良是中國美術協會廣西分會會員,主攻油畫專業,曾有作品入選第二屆中國靜物油畫展、中國西部大地情全國山水畫作品展覽等多項全國美術作品展。從這次黃光良新農村采風《桂北印象·大圩古鎮》、《桂北印象·陽朔晨光》的作品中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一種生活與心靈碰撞發出來的真實情感,既滲透著理性精神,又充滿感情色彩。黃光良向記者說:“我們廣西風景寫生,并不是這次的新農村寫生才開始的,因為之前作為南方風景創作,早一兩年前已在全國美術界打響。而且每年廣西都組織南方風景進京展覽,在全國反響也很大。現在不管是油畫也好,國畫也好都是溶在漓江畫派這個主流里面,都是在為廣西美術界服務的一分子。其實,我覺得表現新農村的方式很多,角度也很多,油畫的色彩最能體現風景的意境。比如我這幅《古鎮青瓦》就是通過新白墻和舊青瓦來對比,并沒有完完全全僅去表現新農村的新意,通過新舊對比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黃格勝:藝術品越少就會越有價值
一群不同藝術風格的藝術家共同創造了一種充滿新農村自然人文氣息的風景世界。”黃格勝在接受采訪時,回憶起在新農村寫生采風的日子依然是興趣盎然。對于作為一個廣西著名畫家,表現新農村畫作的藝術價值體現在哪里的問題,黃格勝說:“作為一個優秀畫家,不管畫什么題材,畫得好都有意義,不管畫新房子,破房子,關鍵是要畫得好,所以這次新農村寫生可以說是對畫家一次新的挑戰。因為新的東西沒有滄桑感和歷史感,我在作畫過程中,把新房子的光滑與石頭、古樹的古老形成一種對比,構成了畫面美感。其實通過畫新農村,我也找到了一種新的語言,新的題材,給自己開辟了一條新的創作道路。比如說,我平時畫一張畫多少錢,這次新農村的畫不會用原來的價值去處理,它的價值會更高,因為有個性有創新的藝術品越少就會越有價值。”
鐘濤:平時創作與新農村題材并不沖突
鐘濤是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師從黃格勝教授。從1996年4月參加中國書畫院主辦的《形式與經典》書法展,到2005年10月舉辦《山色如洗》中國書畫個人展,其畫作就賦予了古典田園詩全新的概念。對于平時創作題材與新農村題材有沒有沖突的話題,鐘濤表示,原來下農村寫生,總是感覺農村臟亂差。這次卻不同,新農村除了給我們新面貌印象好之外,還給我們專業創作開辟了新的領域。所以說,平時創作題材與新農村題材并不沖突,這次我到農村創作著重把握了三點:一是把新農村具有家園般的境界給畫出來;二是把新農村的富裕面貌給畫出來;三是把新農村農民提高了的素質給畫出來。我感覺在《新農村寫生》和《歸園田居》等作品里,這三點是比較到位的。
凌國科:新農村就是新田園風光的展現
凌國科是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版畫專業的留校任教畫家。他曾有多件作品入選全國、全區各類重大的美術展覽并獲獎。問及這次新農村寫生的創意上有何不同?他向記者表示,這次主要反映是新農村的題材,他們去了毛洲島一些能夠代表新農村新風貌的地方進行寫生創作。還在農民的家里住,和農民一起交流,看到了農村新時期的變化,給我們感觸很深。另外,畫畫是沒有界線的,只是我們用不同的畫種去表現不一樣的題材,效果會不一樣。關鍵在對表現材料的熟悉,用來體現島上的農民居家生活和植物,盡量用視野寬闊的場景展現新農村的新面貌。“我專業是版畫,但這次用了油畫和色彩來展現新農村。”其實,凌國科《毛洲島的農舍新貌》等作品畫得就是農村的田園風光,能把其中的田園詩境畫得永恒也成了凌國科追求的目標。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