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楓畫風淡雅深滲禪意
陳青楓畫風淡雅深滲禪意
陳青楓畫風淡雅深滲禪意
時間:2007-03-29 09:03:00 來源:
名家
>陳青楓畫風淡雅深滲禪意
 |
這幅《夏》,以「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為題,描繪小小沙鷗融入天地之間
每一幅畫,都有一個故事,然而,觀者不必知道,只要感受,自然能領悟陳青楓畫中,追求淡雅、靜美、簡約的生活審美哲學,并且帶有點點禪意。
畫作背后都有故事
走進展場,只見三十八幅國畫并沒有裱裝好,隨意地貼于墻上,乍看不夠精美,但只要細意觀賞,卻能品出當中情味。相識滿天下的陳青楓,邊招呼著畫壇及出版界來賀的老友,邊接受記者訪問,他介紹自己的新作時說:「我的畫每幅都有一個故事,例如『如虛如幻如空如凈,如魚得水心境悠然』,刻意將圖畫變調,反映我剛到新的工作單位──妙法寺擔任文教發展總監一職的感受,在那座新式的大雄寶殿內,恍如立于空中佛殿,每天去站站,就如同跟佛祖傾偈,感覺是虛幻但又平靜,沒有壓力好安樂。又有一幅『躍馬上征途,不望相思路』,那騎馬孤身上路的人,留下了相思樹,拋低兒女私情,前面一棵高樹,對比出一分孤寂。」還以為是陳青楓在描寫他一段感情的經歷,卻原來,他笑著說:「如果真要坦白,這是我決定轉工時的心境。這幅畫是先題了詩,才去想畫的結構應如何表現出來。」
陳青楓說,他喜歡走路、坐車,平時想題材,到真正落筆畫畫的時候,通常一幅畫必在一小時內完成,他不必先起稿、再畫線條和著色,而是率性而為,各種程序同時進行。他指著其中一幅作品「蕩入西湖覓西子,又見江南煙雨蒙」時說:「這幅畫想了五年,畫的時候用了一小時。當時到杭州旅行,在西湖寫了這首詩,一直未思索到怎樣表達,后來想出用蘇東坡乘船游西湖,來表達那詩意。」
從事過傳媒、公關等工作的陳青楓,待人接物面面俱圓,廣交好友,又誠心信佛,因此他的畫作,既有洗脫煩囂的清麗,卻不失入世的人情味。例如他的畫《花落水流紅》,引用了白居易的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描寫高山寺院的桃花,冷艷離群,但他在寺墻下加上一道流水,讓花飄落水中,潺潺而去。陳青楓說:「這樣,流水把桃花流落到山下,與人間接軌,不要那么孤清。」另有一幅,繪畫一雙站著的丹頂鶴,遠望天空飛翔的雙鶴,原來,這是陳青楓女兒出嫁時的心境寫照,女兒結婚后遠赴美國生活,陳青楓苦笑著說,剩下兩老在家,甚為掛念。
新書探討生活方式
這次展覽,是配合陳青楓新書《調整生存方式活出自在》的出版,他在發布會上表示:「為何要調整生存方式?只因人們生活得不自在;但生命沒有錯,錯的只是生存方式,例如明知抽煙不健康,也要抽煙,明知跟太太吵架不開心,也要吵。」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文章與畫作,與讀者分享怎樣「讓浪漫走進生活,讓生活帶出自在!」
擔任發布會主禮嘉賓之一的聯合出版集團總裁陳萬雄表示,他與陳青楓既是同鄉,又是小學同學,更是相交五十年的好朋友,他覺得陳青楓白手興家,沒有靠山,在艱苦的生活中,依舊擇善固執,學習繪畫,對藝術與宗教努力追求,沒有隨時代的改變而改變,是值得尊重之處。另一位開幕式主禮嘉賓是妙法寺住持修智大和尚。
「陳青楓畫展」即日至本月二十九日在尖沙咀星光行商務印書館展覽廳舉行,《調整生存方式活出自在》則由香港作家協會出版,于各書店發售。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