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苑奇葩話藥墨
藝苑奇葩話藥墨
藝苑奇葩話藥墨
時間:2007-03-27 09:00:00 來源:新民晚報
收藏
>藝苑奇葩話藥墨
 |
記得小時候,我患上了“大嘴巴”即腮腺炎,渾身發熱,痛苦萬分。恰巧鄰居一位中醫師見了,便從家里拿出一塊磨剩半錠的老墨,用水磨濃,涂在我患處,頓覺涼爽舒服,接著吃了幾劑藥,內服外涂,不久便治愈了。這在我幼小心靈上留下了深刻印象,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小小墨有如此功效。長大后翻檢藥典醫書,方悟墨的神奇功效?!侗静菥V目》載:“墨,氣味辛溫無毒,主治止血,生肌膚,合金瘡,治產后血暈崩中……”藥墨也就是在制墨過程中加入各種針對性的中草藥,使墨具有治療疾病的效果。作藥用墨只能是松煙,油煙則不行。
經過幾年的尋尋覓覓,功夫不負有心人,筆者終于收集到一錠名符其實的清代乾隆年間曹素功六世孫堯千氏制八寶五膽藥墨。此墨造型整飭,通體潄以真金,熠熠生輝??瑫安芩毓︱啤惫P力剛勁,字里行間蘊含恭敬之味。下端一圓一方篆書“堯千”名款印,盡騰挪之法。左右二游龍作拱珠狀,墨頂“堯千氏”三字似鐵劃金鉤瘦金體,意味濃釅。八寶指牛黃、冰片、沉香、犀角、麝香、琥珀、珍珠、金葉。五膽是加入蛇膽、豬膽、魚膽、虎膽、熊膽。這些藥物具通竅、化痰、清熱、解毒、養陰等作用,可廣泛用于急癥暴熱、中風神昏諸癥。
墨入中藥,可上溯三國時期魏國墨家韋誕,“以真珠一兩,麝香半兩搗細后,合煙下鐵臼中,搗三萬杵”,首開用藥入墨之先河。針對性的用墨作為某種治疾療病的藥品,是晉代的葛洪,其著作《肘后方》中載有用墨制成的“姜墨丸”治療紅白癡疾。唐代孫思邈《千金方》有“研濃墨點眼治療飛絲入目紅腫的方法”。據傳在唐朝,易州有位讀書人,屢試不第,皓首窮經,勞累過度,得了鼻衄之癥。一日深夜苦讀時,鼻孔突然流血。他忽忙用棉花蘸墨汁塞入鼻中,血竟止住了。從此這種止血法流傳民間。明清之際,墨療的作用大大提高,產生了以墨為主要成分的復方制劑,并載入清皇宮《內廷法制丸散膏丹各藥配方》,成為帝王御用藥。在民間,墨家與藥號共同攜手研制藥墨,北京同仁堂曾多次生產藥墨投放市場。依配方不同,有專治中風、神昏、驚癲的八寶五膽藥墨;于婦科的八寶靈丹;專門止血的八寶止血藥墨;適用家庭常備的萬應錠等。藥墨規格有五分、一錢、二錢之別,每兩值銀元四元,故屬高級墨,因而墨面??獭皩崈r紋銀三換”字樣。
藥墨亦可作書作畫,墨色歷久不褪,舐筆不膠,入紙不暈,香馨透紙,防腐防蛀,筆墨揮灑,飽享佳墨之馨,不啻步入仙境之妙趣。故人有詩云:“五膽八寶入松煙,千錘百煉成方圓,奇墨入紙龍鳳舞,內外兼用病魔寒。”
 |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