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之路 梵高最后的家
印象派之路 梵高最后的家
印象派之路 梵高最后的家
整個奧維爾小鎮并沒有什么驚人的美麗,它的名聲完全來自于梵高和其他印象派畫家的手筆。通過畫家們的畫筆,一個平凡普通的小鎮變得耀眼奪目起來
從巴黎坐火車大約半個小時后到達小城彭杜瓦茲,下車后沿瓦茲河向東步行約一個小時便可到達奧維爾。
沿著瓦茲河到奧維爾方向的道路,如今已被當地旅游部門設計成一條“印象派之路”。間隔不遠,便會看到一塊塊玻璃招牌豎立在路邊,上面貼著印刷成招貼畫的許多著名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如皮薩羅、多比尼、塞尚、科羅、梵高等。布置這些畫的人顯然非常用心,畫面總是能和當前的景色對應起來。站在這些畫的面前,自己仿佛就成了當年作畫之人,它同時也告訴游人,腳下的這條路正是當年這些畫家們所走過的。
其實梵高只在奧維爾停留了短暫的70天,但他卻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地留在了這里。
平靜淡然的鄉間小鎮
奧維爾與巴黎只有一箭之遙,但是這里的平靜淡然與巴黎的吵鬧喧囂相比,就如同晝夜兩個極端。這里的每一戶住家基本上都有獨立的小院,而法國人那種對生活的精致追求,從每家院子里被打點得整齊養眼的花草樹木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一路上,很少看見匆忙趕路的行人,除了偶爾有車駛過,就只有在路邊上喝著下午茶曬太陽的老人了。這里的一切靜謐得讓人心醉。
正如梵高在給弟弟提奧的信中所描述的那樣:“奧維爾的景色很美,這里有一些古舊的茅草屋頂,是巴黎郊外的真正鄉村,還有許多別墅及各樣住宅,充滿陽光,鋪滿了花朵……我現在完全被襯著群山的廣大麥田吸引住了。平原遼闊如海,美妙的黃色,我的心情非常平靜,我要畫下這種顏色?!?
可以說整個奧維爾小鎮并沒有什么驚人的美麗,它的名聲完全來自于梵高和其他印象派畫家的手筆。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在奧維爾有最直觀的體現。通過畫家們的畫筆,一個平凡普通的小鎮變得耀眼奪目起來。
梵高之家:昔日的拉武旅館
來到奧維爾,一個不得不去看的地方就是拉武旅館(Ravoux),梵高生命中最后70天就是在這里度過的。它就坐落在奧維爾市政廳的對面。這是一棟帶有閣樓的兩層小樓,典型的鄉間小旅館。
1890年5月,想遠離巴黎生活的嘈雜,渴望重新拿起畫筆的梵高,拿著弟弟提奧的介紹信,來到奧維爾找加歇醫生。
加歇醫生既是畫家塞尚的朋友,同時也是一位熱衷繪畫的業余藝術家。在火車站接到梵高之后,加歇醫生為他在市政廳靠河的地方找了一家一天6法郎的旅館。但是考慮到費用太高,梵高自己又在市政廳的對面找到了“拉武旅館”,在這里一天只需3.5法郎。
與當年相比,拉武旅館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一樓仍然是酒館兼餐館,排列整齊的餐桌,右邊有個小小的酒柜,柜臺上放著當年梵高最喜歡喝的苦艾酒;二樓已經從過去的旅店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梵高紀念館。禮品店、多媒體展映室一應俱全。在旅館的二樓外,有一段螺旋式的樓梯,彎彎曲曲地通向梵高居住的三樓。
梵高的房間極小,除了一張簡單的單人床和一把椅子外空空蕩蕩。正如故居上所介紹的:“這里沒有任何東西可看,卻可以感受一切?!狈块g內只留有一個很小的窗口,通過窗口向外,可以看見不遠處天主教堂的塔尖,一小段公墓的圍墻。梵高死后,或許是出于忌諱的心里,再也沒有人愿意租住此屋。但也正因為此,梵高的房間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來。
昔日的拉武旅館如今已經改名為“梵高之家”,朝向大街的外墻上寫著兩個醒目的英文:“AUBERGE RAVOUX”。
奧維爾的教堂
從“梵高之家”出來,沿著后面的小路向半山走去,拐角處就是梵高那幅名畫《奧維爾的教堂》里的小教堂。一百多年過去了,除了畫里鐘樓上的木板條已經沒有了之外,教堂基本保持了原樣。
聽這里的老人講,這座教堂實際上已經有800歲高齡了。教堂外表古樸莊重,沒有太多裝飾。教堂外面掛著梵高所畫教堂的復制品。幸運的是,在教堂東邊,我們看到了梵高在奧維爾所畫的最珍貴的作品——《奧維爾的教堂》。一位老太太導游正在講解:“你們看,畫里的天空是黑暗的,可是教堂卻是明亮的,為什么?陽光從哪里來的呢?”她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陽光從梵高的心里來的。”
梵高長眠于此
從教堂旁邊的小路繼續向上走大約300米,眼前豁然開朗。一大片麥田向遠處延伸。對于這里,梵高在自己的信里有很動人的描寫:“山旁是大片大片的麥田,海洋一樣無邊無際,美妙的黃色,柔和的綠色……這一切都在美妙的天空下展開,而天空則帶著美妙的藍色、白色、粉紅和紫色的調子。”
就是在這塊麥田里,梵高創作了他生前最后的一幅作品《麥田上空的鴉群》。
也正是在這塊麥田里,梵高向自己的胸口開了一槍,但他并沒有立刻死去,而是掙扎著回到了旅館。兩天后,梵高死在弟弟提奧的懷中。梵高死后的六個月,提奧也去世了。1914年,提奧的遺孀將他的遺體從故鄉遷到奧維爾,并葬在了梵高墓的旁邊。
在麥田的旁邊,就是奧維爾的公墓。梵高和提奧長眠在這里。
梵高和弟弟的墓碑并行排列在墓地最北邊的墻角下。兩個并排的墓碑上分別刻著“文森特·梵高長眠于此”、“提奧多爾·梵高長眠于此”,此外再無其他只語片言。如今,陪伴著兩人墓碑的也只有四季不變的常春藤。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