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文物鑒定專家昨來廈鑒寶
權威文物鑒定專家昨來廈鑒寶
權威文物鑒定專家昨來廈鑒寶
時間:2007-03-26 08:47:00 來源:
收藏
>權威文物鑒定專家昨來廈鑒寶
鑒寶專家正在認真鑒寶
專家直言,廈門藏友不少收藏品是假的,但書畫收藏真東西、好東西挺多
昨日上午,由北京鴻騫文物鑒定中心主辦、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廈門分會協辦的“2007年第二屆廈門民間文物收藏品鑒定大會”在廈門華僑博物院拉開帷幕。中國文物學會鑒定委員會副會長、央視《鑒寶》欄目專家評委會委員、著名瓷器鑒定專家張寧,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知名古書畫鑒定專家潘深亮,央視《鑒寶》欄目特邀鑒定專家,玉器、青銅器、雜項鑒定專家華義武親臨現場為收藏愛好者鑒寶。
鑒寶大會上,不少市民紛紛“亮”出了家中珍藏的寶貝,希望借助專家的慧眼鑒定寶貝的真偽。市民陳老先生一大早就帶著蓮花形手抄杯和孔雀藍釉觀音像這兩件藏品趕來請專家鑒寶。張寧仔細看過這兩件寶貝后,告訴老人:“都是真品,孔雀藍釉觀音像是清朝中晚期的東西,而手抄杯是光緒年間的東西,可以繼續收藏。”專家的鑒定結果讓老人很高興,他樂呵呵地告訴記者,“我從1980年就開始收藏了,所有的積蓄都拿去購買各種藏品,20多年來我已收藏了數百件藏品。這兩件藏品我自己沒有把握是否為真品,所以想借這個機會請專家鑒定一下。”
記者了解到,在昨天的鑒寶活動中,像陳老先生這樣高興而來又高興而返的收藏愛好者并不多,不少市民的藏品難逃專家“法眼”,被鑒定為新工藝品、仿品或是贗品。市民張先生一下子帶來了三件瓷器,第一件剛擺上桌,張寧就告訴他不是真品,張先生又拿出了另兩件藏品,可專家告訴他:“你這幾件東西都是‘開門假’的東西。什么叫‘開門假’?就是看一眼就能知道是假的。”對這樣的鑒定結果,張先生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說:“花那么多錢買來的東西卻是假的,我都懵了。”
一上午看了不少“開門假”的東西,讓第一次來到廈門鑒寶的張寧不斷地為廈門收藏愛好者心痛。他告訴記者,都說“盛世興藏”,現在全國各地都掀起了收藏的熱潮,可是收藏品市場魚龍混雜,收藏愛好者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因此,在購買藏品時一定要多看看,最好請有經驗的藏家幫著參謀;另外,收藏愛好者也要多學習收藏知識,這樣就不會輕易上當。他說:“我覺得廈門的藏友收藏熱情很高,收藏知識卻非常缺乏,希望廈門收藏家協會等相關組織能夠舉辦一些收藏知識培訓班,讓藏友們多了解收藏知識,提高鑒賞水平。”
張寧認為鑒寶的過程也是藏友學習知識的過程,因此他特意帶來了各個時期官窯瓷器的碎片作為“標本”,在鑒寶過程中為藏友講解知識,不少藏友有疑問,張寧就讓他們摸摸瓷片的質地,再仔細比較花紋,不少藏友通過直觀比較,對瓷器收藏有些“找著感覺”了。“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位藏友說:“張老師教了我們最管用的一招。”
知名古書畫鑒定專家潘深亮則是第二次來廈門鑒寶了。潘深亮告訴記者,盡管早上鑒定的書畫數量不多,但件件都是真品,其中包括現代著名畫家高劍父、當代畫家葉淺予、國學大師啟功等人的真跡。潘深亮說:“我曾去過福建省不少地方鑒寶,還是覺得廈門的書畫收藏最好,這里不僅能看到挺多真東西,好東西也挺多。”
提醒:本次鑒寶活動還將在華僑博物院繼續舉辦兩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