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著名雕塑家沈默
專訪著名雕塑家沈默
專訪著名雕塑家沈默
時間:2007-03-21 09:41:00 來源:
名家
>專訪著名雕塑家沈默
 |
我是一個手藝人
74 歲的沈默原名沈至達,是雕塑藝術大師張充仁的關門弟子,他曾經為巴金、賀綠汀、柯靈、蔣經國等諸多名人塑像。近日他的作品將在上海展出。
1月24 日至2月4 日,74 歲的雕塑家沈默與作家白樺共同構思創作的青銅雕塑《天神年君》將于在龍之夢購物中心地下2 層展出。《天神年君》高3米,5 米見方,8 噸重,由“年君”、“年獸”與“眾生”組成,再現了中國“年”文化的神話故事:“年君”降伏“年獸”,并賜名“年”,“眾生”得到保佑、平安降福。“它表達了人與自然共生的和諧藝術。”沈默說,“從今年開始,我每年都要做一件系列雕塑作品,以不同的生肖屬相為題。”近日,記者來到沈默家中,對他進行了專訪。
沈默原名沈至達,是雕塑藝術大師張充仁的關門弟子,專長人像雕塑。他雖一生歷經諸多磨難,但生性開朗和善,為人大方,處事豁達。1982 年,他連續三天在華東 醫院為病床上的巴金塑像; 他還曾為劉海粟、朱屺瞻、張樂平、唐云、賀綠汀、柯靈、蔣經國、鄧麗君等名人塑像; 為上海龍華古寺大雄寶殿中塑毗盧遮那佛像,是他一生中最自豪的事。
沈默的作品帶有西歐寫實派的風格,不僅造型神似,且能突出人物的極端個性。由于沈默的老師張充仁曾師從于羅丹的學生,所以圈內都稱沈默為“東方小羅丹”。
每次為人物塑像時,沈默都要詳細了解對方的職業、身份、地位、歷史、教育背景、個性等各方面的情況。“文革”后,沈默上門為劉海粟雕塑,“有人說劉海粟驕傲,其實并不是這樣,他對很多看不慣的事當面嗤之以鼻,對年輕人非常和善,每次我去他家,他們夫婦都準備好小點心招待我。當我在塑像時,他一只手撫摸僅剩不多的頭發,念叨著:‘我年輕時,頭發也像你一樣,豎得很高的。’我拎得清呀,馬上給塑像的頭上添了一把泥,就厚實了。做完之后,劉海粟很滿意,送了我一幅4 尺長的大作。”
為音樂大師賀綠汀塑像的經歷讓沈默感動不已。賀綠汀聽說沈默的塑像技術高明,寫信給沈默,要求塑像。“我當時不認識他,馬上回信同意,請他寄幾張照片來。”后來,沈默去位于泰安路上賀綠汀的花園住宅拜訪。“音樂家不像生意人,氣質在頭發上就能表現出來,賀綠汀的頭發看似很亂,但又很有規律,就像五線譜,我就用粗獷的手法來表現。賀綠汀對作品很滿意,從此我們就成了忘年交。”沈默60 歲生日的前幾天,已經90 歲高齡的賀綠汀拄著拐杖,由夫人陪伴,帶著 蛋糕登門為沈默賀壽。
1982 年底,沈默定居香港。先后應邀為香港嶺南派畫家趙少昂、司徒奇,著名攝影家簡慶福,太平紳士楊永庥,永安財團郭琳珊,以及香港前總督尤德等外籍人士塑像,成為香港寫實派雕塑家的代表人物。對于如何解決生計的問題,他回答得格外爽快:“我為文藝界受人尊重的大師們塑像,從來不收錢。而幫企業做就不同了,十幾年前,我的作品在香港的拍賣行就賣到5 萬港幣,最高一次賣到50 萬港幣,但畢竟,我只是一個手藝人。”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