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蘇富比奏響當代藝術樂章
紐約蘇富比奏響當代藝術樂章
紐約蘇富比奏響當代藝術樂章
時間:2007-03-20 10:15:00 來源:新華網
拍賣
>紐約蘇富比奏響當代藝術樂章
紐約,雖是個遙遠的地方,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當代藝術品的國內市場。3月21日,紐約蘇富比將第三次呈現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盛況。前兩次曾引起軒然大波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均是其“亞洲當代藝術”專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次,雖然仍然包括少量日本和韓國當代藝術品,但這個包括三百多件藝術品的專場卻赫然冠以“中國當代藝術”的名頭。
1994年,張曉剛首次在大型國際藝術展事巴西圣保羅雙年展露面,這幅將要拍賣的《血緣系列:三位同志》,正是當年的參展作品,極具紀念意義。該作品高150厘米,長180厘米,畫中的兩男一女均著軍裝,胸前別毛主席像章,前排兩位男子戴著紅袖章,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特征。
1994年的圣保羅雙年展,是張曉剛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或者說,這幅作品的露面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今天的張曉剛。雖然藝術家對自己當年的藝術頗為謙虛,但當張曉剛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界的一面旗幟時,收藏家尤其是海外收藏家或許更關注在他創作生涯中的標志性作品。目前,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的最高紀錄是劉小東的《三峽新移民》,為2200萬元,而張曉剛的個人紀錄是其1993年的畫作《天安門》,1804萬元港幣。即將在紐約登場的《血緣系列:三位同志》,無疑是張曉剛本人和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紀錄的強勁挑戰者。
以張曉剛、岳敏君、方力鈞、王廣義的作品為代表的頂級繪畫,徐冰、蔡國強、艾未未等享有國際盛譽的藝術家的裝置和綜合材料作品,榮榮、王勁松等的影像作品,李繼開等年輕一代的卡通繪畫,是此次拍賣的幾個重要組成部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