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寧:文藝復興,就從博客開始!
劉軍寧:文藝復興,就從博客開始!
劉軍寧:文藝復興,就從博客開始!
中國處于文藝復興的前夜?許多朋友不以為然,他們舉出許多實實在在的例證:有大師嗎?有制度保障嗎?有輿論環境嗎?有進取向上的道德風尚嗎?有充分發育的市場嗎?有像美第奇家族那樣慷慨贊助藝術家的銀行家嗎?有懂得藝術包容藝術家的教皇嗎?有像教堂墻壁那樣供施展才華的現場嗎?
如果讓我來回答的話,答案肯定也是:沒有。都沒有。至少很不夠!但是,沒有文藝復興,沒有個人的覺醒,上面的條件能充分的具備嗎?不。不可能。完全不可能!如果中國盡善盡美了,個人充分覺醒了,個人的尊嚴得到了認可,個人的自由有了保障,就不需要文藝復興,或者說文藝復興,已經完成了。換句話說,中國需要文藝復興,絕不是因為中國已經盡善盡美,而是因為太多的地方還不善不美。所以,能舉出的中國不善不美之處越多,越證明中國更迫切需要一場文藝復興!而不是相反。
那么,面對種種的困難,這場文藝復興從哪兒開始呢?其實,這場文藝復興已經在互聯網上拉開了序幕,在博客上吹響了號角。而其中風云人物正是那些以近億記的博客、播客、訪客!為什么這樣說?不信,請看:
“博客提供了暢談人性的場所,提供了傳播藝術的場所,提供了激情辯論的場所,提供了各抒己見的場所,提供了展現‘小我’的場所,提供了‘個體對個體’交流的平臺,提供了表現自我的機會,提供了‘平等、自信、獨立’的舞臺。這里沒有等級制度,沒有意識形態的束縛,沒有虛偽的掩飾和矯揉造作,沒有上下尊卑,正是個性張揚的理想平臺。”
“這里有人談文學,有人書野史,有人話兩性,有人論政經,有人論美學,有人宣揚行為藝術。中國近代史上還從未有今天這樣自由而暢快的交流平臺。所以,有理由相信,中國的文藝復興正從博客文化中興起。”
“每一個上網的你,不可能盡善盡美、也不可能避免惡意、更沒有一成不變客觀的是非;每一個你各說各話,每一個你各執己見,每一個你各有分辨;每一個你看到的花兒都有各人眼里的美,每一個你感受的冷暖都有各自的差異,每一個你對身外的鑒別都有特殊的見地,這,才是個人主角的珍貴。惟有這珍貴,你才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命運的主人、機遇的主人、幸福的主人。惟有你是主人,你才有別于機器、有別于動物、有別于植物、有別于空有人身而無人格的奴隸。
每一個上網的你,也許惡搞、也許杜撰、也許悲情、也許倦厭、也許怨毒、也許……;每一個上網的你,也許開懷、也許清閑、也許逗趣、也許明快、也許憨厚……。輸入的信息一般是海洋里悠忽不見的滴水,總在海里;鍵入的字碼偶爾激起一朵綻放七彩的陽光浪花,終會消弭;錄進的符號或成颶風肆虐喧囂,還將無息。悄悄進來又無聲無息退出、抑或把地球掄翻了一回身。做自己的主人別希冀是別人的主人,改變自己的一切不期待改變別的主人,踏實了的你永遠是時空一瞬。做細微之主始能為自己生存之主,吸附于時代之主始能立足自己之主;小自我始能成眾大,視自悠忽始能成眾之永恒。吃飯睡覺有次數,思維發散無止境;細微處個人得見民眾明天久遠,悠遠廣闊里公眾視野顯微私自存高絕;小獨立于大小始成大,忽離別于悠忽始聚悠。”
“網民在網上創造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二人生’。他們發現自己無法選擇自己的‘第一人生’,但卻可以在網上掌握自己的‘第二人生’。他們不滿‘第一人生’中的信息被阻塞、言論自由被壓制、個人權利常被剝奪、經濟權益被剝削;但在網絡這個‘第二人’中,他們發現了新的快感與滿足感,彌補現實生活的苦楚。也恰恰是這種快感與滿足,成為中國社會前進的強大動力。他們與全球的普世價值接軌,不斷推動‘第二人生’與‘第一人生’融合。讓顛覆主流的權力逐漸進入主流的視野和語境,最終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讓‘第二人生’的生活方式,最終成為‘第一人生’的生活方式。”
中國文藝復興的“主體是上千萬在讀和已畢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先鋒隊是80后社會活躍分子,包括作家、娛樂明星、記者、商人和信息產業從業者等等,社會基礎是改革開放和思想解放潮流,推動力是以互聯網為主的新的信息傳遞方式。”
“沒有每一個上網的你,就沒有信息的海洋匯聚;沒有每一個上網的你,就沒有傳媒的進入大眾主體。你活躍了思想,思想活躍了你;你交互了信息,信息交互了你;你造就了時代,時代造就了你。益害有論,益害無定,益害從眼前長遠,益害在時空更替。有心無心,在你,你是當之無愧的時代巨人。”
“感謝科技,讓國人與時俱進;感謝網絡,讓《皇帝的新衣》里說真話的孩子有說話的地方;感謝網絡文學,作為海量、即時、互動、自由、時興的載體,她承擔了新一代中國文人的光榮和夢想。如果會產生文藝復興,也許是從博客開始,因為這里是沒有經過過濾的思想交匯的大海,孕育著巨大的能量,說不定哪天就會爆發出來,影響著中國未來的命運。信息閉塞的時代過去,你可以控制傳統的傳媒,但是你無法控制網絡。網絡也使得一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表達的觀點和想法有了表達的可能。”
“時下已到了網絡時代,文化藝術的希望,成千上萬個活躍在網絡上的‘草根思想者’才是我們可以期待的堅實力量!獨立的個體才是最尊重的,尊嚴在任何時候都比‘文學’更重要。只有個人的站立,才有中華的真正站立。天地之間,個體為尊!”
這些不是我的論證,而是我輯錄的博客共和國公民們的心聲。那些通過網絡否認中國需要文藝復興的人,不也是再努力去表達一種自我的見解,努力自發說出自己的聲音嗎?
我以為,中國的希望,都在于曾經沉默數千年的大多數不再沉默。由于有了互聯網,有了博客,長年被迫沉默、昏睡的人們,開始在網上爭辯著、表述著、吶喊著、呼喚著、參與著、推動著!如果一個人的聲音不夠大,大家就一起寫、一起喊、一起畫、一起唱、一起播。這不正是博客、播客、訪客們個人的自我發現,個人意識的自我覺醒嗎?這不就是文藝復興碼?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