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3月17日,一位當年的知青在“難忘的年代”知青書畫收藏展。 當日,由文化部中國文化管理學會、上海知青網等單位舉辦“難忘的年代”知青書畫收藏展在上海陽光色畫城美術館舉行開幕儀式。本次活動為感念“知青”在文化藝術對邊遠山區的傳播,弘揚知青支援山區、建設邊疆的無私奉獻精神。它將展示當年知青這個特殊的群體,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做出突出貢獻中的許多非常感人的事跡。參展作品有陳逸飛創作的《金訓華》宣傳畫出版前的原件,有畫家劉旦宅創作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美術作品;知青畫家的書畫;百名收藏家收藏的書畫、老相片、學習、生活、勞動用具等代表實物。
3月17日,當年在江西插隊的知青在看“難忘的年代”知青書畫收藏展。新華社記者張耀智攝
3月17日,一位當年的知青在“難忘的年代”知青書畫收藏展看畫家劉旦宅創作的畫 新華社記者張耀智攝
3月17日,兩位來自福建當年的知青教師,與畫展策劃者范敬貴合影。 新華社記者張耀智攝
“難忘的年代”書畫收藏展組委會在上海,一場命名為“難忘的年代”知青書畫收藏展即將開展,這之前,范敬貴一封感人至深的信也傳到了本頻道,寫信人在信里傾訴了對當年三位知青老師的思念,并請求人們幫忙尋找這三位老師。他說,他要請這三位老師到上海參加書畫收藏展,一起見證那段難忘的如煙歲月,一起再唱那首最喜歡的歌:“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我愿鋪起一條五彩的路,讓人們去迎接黎明、迎接歡樂”。
三十多年前,三位知青老師的言傳身教為一位閩北山區的懵懂少年插上了求知的翅膀,并以一顆感恩的心堅強跋涉永不言輸,如今的他,已經是位事業有成的根藝名家,他說,他忘不了她們,對于一位閩北大山里的孩子而言,知青老師如同天使般,用她們的愛恩澤和滋潤那片土地,他今天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源于他們,這份恩典是山里孩子永遠也無法報答的。身處繁華大都市,每每想起往事:那頂麥桿草帽帶來的驚喜;教室里悠揚的《忻蒙山小調》;兩個雞蛋里飽含的真誠祝福;……他都忍不住要從內心深情呼喊:老師,您在哪里?
在報紙和網絡的幫助下,范敬貴找到了他的三位老師,兩位當年的知青教師專程來到上海參加畫展的開幕式并剪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