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懋勤殿本》等書法“帖祖”原石驚現杭州
國寶《懋勤殿本》等書法“帖祖”原石驚現杭州
國寶《懋勤殿本》等書法“帖祖”原石驚現杭州
時間:2007-03-17 08:37:00 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收藏
>國寶《懋勤殿本》等書法“帖祖”原石驚現杭州
保存于浙圖古籍部的原石
記者昨天從浙江圖書館得到證實:全國碑帖鑒定專家、上海圖書館碑帖研究室副研究員仲威3月11日在西泠印社春季雅集舉行的《三老碑帖匯考》研討會上鄭重宣布:國寶《懋勤殿本》(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潘祖純跋本》(現藏上海博物館)這兩種《淳化閣帖》的南宋拓本的原石就在浙江圖書館,這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套宋代《淳化閣帖》原石。
原石好比手指,拓本好比指紋印。浙江圖書館館長程小瀾介紹,2006年,北京故宮博物院碑帖鑒定權威專家施安昌應邀到浙圖考證時,用故宮館藏的《懋勤殿本》仔細、反復核對后,確認與浙江圖書館的原石完全一致。此后,上海古籍出版社碑帖鑒定專家水賚佑也曾經多次到浙圖進行實物鑒別,其結論也是原石。
《淳化閣帖》是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由宋太宗下旨鐫刻的一部古代書法叢帖,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叢帖,匯集了此前歷代100多名家的400多篇墨跡,因其中保存了大量已經絕跡的歷代名家法書,被稱為中國書法的“帖祖”。后人為便于保存、欣賞、傳播,將其刻在石碑上,這些石刻又成為歷代拓本的基礎。而目前宋代叢帖,除《汝貼》(現藏河南)外,其余皆失傳。
專家們認為,浙圖《淳化閣帖》刻石是目前所見到的最早、最完善的叢帖原石,其年代最遲也在南宋。這意味著我們找到了“帖學的最高峰”,它的發現是“帖學”發展歷程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因為《淳化閣帖》祖本早已佚失,僅有少數幾種宋拓本傳世,其中的至善本有《懋勤殿本》、《潘祖純跋本》,而這兩本都出于浙圖的刻石。這將為研究中國古代傳統書法藝術提供極為重要的參考。
今天,記者來到位于孤山的浙江圖書館古籍部,看到了由數十塊碑帖刻石組成的這套《淳化閣帖》原石,上面鐫刻的宋以前歷代名家包括“書圣”王羲之的書法,歷歷在目。據介紹,這套原石在浙圖成立之初就有了,但當時是如何收集到的尚無定論。而1994年前它還被堆在角落里,直到專家提出其有研究價值后,才由省文化廳撥專款加以陳列,但其真正價值直到今天方為世人所知.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