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畫大家蘇東天
文人畫大家蘇東天
文人畫大家蘇東天
時間:2007-03-16 09:31:00 來源:
名家
>文人畫大家蘇東天
周天黎
沉雄博大、清新瑰麗,是我對蘇東天先生國畫藝術主流風格的評論。其國畫景象之恢宏磅礴、凜然瀟灑,其筆墨之雄強渾厚、蒼勁健拔,其色彩之典雅瑰麗、清新淡逸,的確出類拔萃。其國畫藝術風格傳統性之強、時代性之高和個性之獨特,盡展中國傳統文人畫藝術特有的氣派、風范和生命力,也充分顯示出作為新一代文人畫大家的卓越成就。
蘇東天先生是我在畫界的一位知交,他雖長我十多歲,但我們在交流探討中卻沒有一點精神屏障,對我在藝術道路上的艱難跋涉一直給予熱情的鼓勵。舉賢不論疏親,我不會因蘇東天評論過我的作品而忌諱寫出對他藝術的見解。去年,他把在香港賣畫所得的200萬港幣捐助給浙江寧海家鄉的義舉,足以令人認識到他的高風亮節。
蘇先生年屆六十有六,儒雅謙和,精神矍鑠,仙風道骨。是一位歷經人生滄桑,對生命充滿領悟,學養深厚、心胸豁達、出語飄逸的學者,在多個學術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他早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歷史專業,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后,成為文藝理論家王朝聞的碩士研究生,于文、史、哲及美術史論諸方面都有深厚的修養。如他在史學方面,對民族古代文化史的規律和特點有深入的研究,其不少論文揭示了中華民族是一個以血緣家族為基本結構的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民族特質。中華民族古代的文化史便是依此兩大特點發生發展起來的。由此,他對古代神話和傳說,包括龍鳳、炎黃、盤古分天地、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及彩陶文化圖紋等作出了見解獨到的又合乎民族古代文化史實際的解釋。同時,他對“四書”、“五經”又進行疏理研究,發現《詩經》歷代誤釋十分嚴重,因此著《詩經辨義》,對百分之六十左右被誤釋的詩一一進行辨義,還其本義。而他的《易老子與王弼注辨義》,則對自《易經》之后的古代哲學發展史詳作梳理,清本正源,尤其是對王弼玄學的誤解,予以辨義,揭示其特質和義理。他的另一部重要專著《和平與人道思想的實踐者——池田大作》,乃是關于佛教哲學的著作。深刻地闡述池田大作的中道哲學和人學思想,是如何繼承和發揚了佛教思想史及人類文化史的精髓。他20多年來發表的百余篇學術論文,所涉及的文、史、哲及藝術理論亦多有卓見。
蘇東天先生不僅是一位資深的教授,而且又是一位有杰出藝術成就的文人畫家。他是潘天壽先生晚年十分青睞的優秀弟子,認為他 “天才氣擘獨到,將來定能搞出很好的名堂來。”因此寄予厚望。教導他 “人品第一、學養第二、畫第三。大器晚成。”蘇東天秉承先師的遺愿,立志為繼承和弘揚傳統文人畫藝術奮斗終生,鞠躬盡瘁。
經潘天壽的指導,蘇東天走著一條與眾不同的藝術道路。他立足本土,古今交融,思想開放,博采眾長。而且把重點放在人格和學養的修煉上;作畫,把工夫化在格調、氣象、意境上;對于技巧,則依自己的個性與特長,不斷地在地上制作巨幀,以鍛煉膽力、氣勢和臂腕運用之功力。經過數十年的艱苦磨練,終于爐火純青。他那雄豪的氣派、可扛鼎的筆力、渾厚蒼勁的線條,為他沉雄博大的畫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由于蘇東天學習、繼承的是自明末由徐渭開創、經清代八大、石濤、揚州八怪,而發展至現代吳昌碩、潘天壽的大寫意花鳥畫派,前人雄豪瀟灑、清新冷逸的畫風,深刻地影響著蘇東天藝術風格的形成。他以潘、吳兩家畫風為基礎,向傳統、向造化,廣采博取、取精用宏,逐步煅造出他那沉雄博大、清新瑰麗的藝術風格。
蘇東天擅長寫梅、竹、藤蘿,常思忘塵俗,喜作巨幀,運筆用墨,大開大合,澹然超世,如天馬行空、如蛟蛇出海。其創作的風雨之竹,如風雷電掣、暴風驟雨,如大海波濤、洶涌澎湃。其所畫的藤蘿作品,繁而不亂,動靜諧和,曲折有致,如長龍騰空、金蛇狂舞。而其梅花作品,更是多姿多彩,氣象萬千。或雄放、或峭拔、或瀟灑、或瑰麗、或清逸,令人嘆為觀止。他那“出新意于法度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蘇軾語)、獨樹一幟于古今畫史的梅花藝術風格,贏得海內外廣泛的贊譽。
春,是蘇先生最歡喜、最著意畫的主題。春天是無尚美好的,大自然一派生機盎然、光輝燦爛,演奏著無比美妙的生命交響樂曲。因此,蘇先生著意表現春天無尚美的理想、謳歌新生命的朝氣蓬勃。他擅長畫梅花,并將其作為自己花鳥畫的主體風貌。梅花是“報春花”,呈現著堅貞倔強、迎寒傲雪、先春放花、清香宜人之特質,深刻地反映了民族人文和傳統文化藝術的高尚精神。其實,在花鳥畫中,梅花和牡丹一樣,是很容易畫俗的,很容易雷同和僵化。畫梅,不僅寫枝干須有深厚功力,而且其格調、景象、意境的創造,更需要有梅花的品性情懷。而蘇先生所創作的巨幀梅花,高山流水、皓月當空、層云磅礴,披雪紅梅、古藤纏繞、虬枝妖嬈、萬花累累、丹青映艷、瑰麗璀燦、生機勃發。“賴以墨城池,淋漓豁胸臆。”(陸游語),如此景象之崇高、氣勢之雄豪、境界之恢弘、筆墨之雄健、色彩之清新,不能不令人為之震撼和折服。其梅花中蘊含著 “為報春消息、迎寒獨自開”的高尚品格,也使我們看到畫家優秀的生命質地——哪正是蘇東天澄澈的“心靈春天”的坦誠展示!
以前秦知識分子創造的以思想自由、精神獨立為基礎的諸家百子、百花齊放的中華文化的自由精神,是中國文人畫重要的思想資源和精神砥柱。生命深處奔涌著畫家情感波瀾、與封建專制文化不斷博弈、在反皇權精神奴化中成長起來的真正文人畫,是傳統繪畫藝術的最高代表,古來能成就一代大家者總是鳳毛麟角。因其難而成其高,因其高而令后學望而生畏。今天,后學中不乏天才大慧之人,卻缺乏慧識和高尚的志趣以及生命的歷練。半個多世紀以來,文人畫日漸息微,多半是因為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獨立被不斷人為摧殘所至。
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蒙混世道,蘇東天先生從儒道釋三者的會通合流中尋求到精神的自由,內心追求著浮世榮耀及功名利祿之外的價值理想,特立獨行于紛擾的中國畫壇,并堅定心志、立定精神,篳路藍縷,為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奮斗不息,數十年如一日,清高孤傲、不求聞達、蹊徑獨辟、耕耘不綴,終于大器晚成,展示出文人畫特有的生命力和雄豪的風范。時值蘇東天先生在杭州舉行大型畫展之際,特作此文,向中外藝術愛好者推介這位德藝雙馨、布衣傲王候、為傳統文人畫的振興作出了應有貢獻的當代大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