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黃土高原的出色“歌手”
北國黃土高原的出色“歌手”
北國黃土高原的出色“歌手”
時間:2007-03-14 09:32:00 來源:
名家
>北國黃土高原的出色“歌手”
力群/文
版畫家姚天沐從福建來到北國,畢業于東北魯迅美術學院,扎根于山西。就像當年古元從廣東到達苦寒的陜北一樣,都是為了尋求他們酷愛的藝術創作之源。近半個世紀以來,姚天沐對山西的黃土高原發生了強烈的興趣,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于是呂梁山一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的勤勞農民,就成了姚天沐藝術創作的生活源泉。與此同時,姚天沐也終于成了北國黃土高原的一位出色的“歌手”。
姚天沐繼承了中國新興版畫的優良傳統,沿著現實主義的藝術道路,40多年來在版畫的藝術土地上辛勤耕耘。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美術形式,創作了很多具有山西風味而同時也是富有中國特色的版畫藝術,取得了可貴的成就。
近些年來,姚天沐以俯視的構圖一連創作了屬于黃土地系列的《山脊梁》、《古塬秋韻》、《黃河腹地》等歌頌黃土高原的版畫姊妹篇。從中不難看出這位版畫藝術家的創作艱辛和對黃土地的眷戀之情。這之前,姚天沐曾用平視的構圖創作了許多表現黃河兩岸人民生活的版畫,如《棗園秋》、《黃河岸》等。《棗園秋》描繪黃河岸邊人家在石板巖上曬棗時的情景,那鮮紅的棗與灰黃的石板、黝黑的河水相互輝映,強烈的色彩對比,構成一幅北國金秋的特有風光。
《黃河岸》雖然是一幅棗林放牧圖,但畫家卻能把黃河流經山西的特有環境表現得十分充分,那些急忙從土崖上下來到黃河飲水的黑、白羊只,更增加了動感和情趣。作者用木版的自然機理表現流動的河水,達到微妙的效果,整個畫面的構圖安排也顯示畫家在創作上的獨具匠心。藝術貴在善于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不平凡的題材,從而創造美的富有生活情趣的作品。在我看來法國浪漫派的大師們雖然表現了那不平凡的驚險的繪畫題材,并不如現實主義的米萊所描繪的那些農村的平凡題材更親切而富有詩意,耐人尋味。
姚天沐除了刻黃土高原、刻院落、刻風景之外,也刻人物特寫,他在1984年創作的《棉花姑娘》是一幅美的水印套色版畫,很有水印所產生的韻味。姑娘的黑色的頭發和黑花色的衣褲襯托得她的面部更加白皙娟秀,她的身影和動作都有一種山西農村姑娘樸素的美。姚天沐不僅在油印和水印套色木刻上是能手,在黑白木刻上也是能手。愿他今后還能在山西黃土高原的土壤中開出更新的更加美麗燦爛的版畫之花。
作者為我國著名畫家、中國版畫家協會名譽主席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